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野战食品:如何让官兵吃出战斗力
——广州军区部队野战食品保障调查报告

改革探索

如何让野战食品符合战场需求

●供应方式由部队自购改为上级配发

●野战食品适应性训练科学展开

●针对不同任务研制专用食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官兵在日常训练任务中野战食品“调货难,吃不起”的问题,总部调整改进全军作战部队军用食品轮换方式,由原来的部队自行组织、所需经费从部队伙食费中列支,改由总部统一计划、统一筹措、标准配发、免费供应。同时,下发相关规定,要求部队结合演习训练任务,组织开展野战食品适应性训练。

广州军区军需物油部在组织部队大范围开展野战食品适应性训练前,在某团组织了先行探索。他们成立课目指导、医疗保障、数据采集3个小组,对官兵的生理指标与训练成绩进行监测。“野战食品如何使用,需要科学的数据来支撑。”军需物油部领导介绍说,他们根据该团训练进程,采取训练过程中每日体检、分阶段测试、训练后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官兵的生理、心理反应等资料数据。

采访时,某团官兵恰好刚从野外训练归来。该团助理员鹿铭告诉记者,在训练过程中,他们将09即食食品、单兵自热食品、M9午餐肉罐头搭配使用,提高了野战食品的保障效益。

同时,他们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对所需野战食品的口味、营养及食用方法进行深入调研。广州军区军需物油部助理员喻基福告诉记者,在深入敌后执行短期任务时,热量与营养应该放在第一位;而在长时间食用,持续作战的条件下,要注意改善和兼顾口味,否则会使官兵产生厌食心理,进而影响部队作战能力。因此研制配发针对不同兵种、不同任务的专用食品,让保障更为精细,才能使“吃”与“战”无缝对接。

军区工作组将官兵的意见建议收集整理后,积极与总部、厂家、科研院所沟通,加以研究改进,并根据部队对野战食品的数量、品种需求,调配划拨,指导部队常态化开展适应性训练。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蔡励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