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深圳“二线关”的那些事

日前,布吉关车检通道开始拆除,刚有了宝宝的新晋爸爸陈小川,特地拿着相机赶到现场拍照。他告诉记者,这是为女儿而拍,作为一个深圳人,她长大了不能不知道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布吉关”,深圳曾有过一道“二线”。“这是深圳的一段史。”他挺郑重地说。

当记者把这几句话讲给深圳特检老兵们听时,他们很感慨,然后对记者说,感谢有陈小川这样的市民,说明守了30年的“二线关”,没有白守。

从198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到今天,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已经在“二线”上矗立了31年又5个月。许多难忘的故事,就在特检老兵们不经意的谈话中,娓娓道来。

深圳二线关整治工程开工。在南头检查站,工作人员正对相关设施进行拆除。
刘羽洁 摄

(一)从山上开出一条路

在深圳特检站机关大院,记者见到了年已8旬的陈先序老人。他是特检站的第一任副政委。老人告诉记者,要说“二线关”,先得讲“二线”。

在深圳,“二线”的正式名字叫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之所以称“二线”,是相对于俗称“一线”的粤港边界管理线而言。这条特区管理线东起大鹏湾畔的揹仔角,蜿蜒西行,延伸到珠江口东侧的姑婆角码头,全长84.6公里。

“从1981年开始,广东省边防总局和深圳市政府就开始对二线勘查,对怎么设点、如何布防、需要多少兵力等,进行调查论证了。”陈先序说。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沿线拉起了80多公里长的铁丝网。陈先序回忆,那是硬从山上开出来的一条路。当时大家就是凭着一股子拓荒的牛劲儿,没日没夜地干。

陈先序记得,当时的预算是1亿3千8百多万元,还有9百万美元的外汇预算,最后共花了折合人民币1亿3千5百万元,当然,这不包括每年维护的费用。

1983年6月,沿二线设置的南头、沙湾、布吉、白芒、盐田坳和揹仔角6个特检分站已经开始运作。后来,随着来往深圳经济特区的人、车越来越多,沿线特检分站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到17个。另外还设置了29个耕作口,以方便居住在二线两侧的深圳当地居民来往做活。

也是从那时起,内地来深圳特区的人们,进这些关口必须出示县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边境管理区通行证》(俗称“边防证”)。当地居民从耕作口出入特区,则须持有《深圳经济特区过线作业证》。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蔡励敏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