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军事名家论制胜未来的兵学智慧

习主席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传统兵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关于战争的智慧精髓。与此同时,在过去数千年的战争历史当中,西方世界也积淀了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军事战略文化。可以说,东方智慧和西方兵学理论,构成了当今世界军事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

“兵之胜道先胜”。不管是源自东方还是西方,先哲前贤的战略智慧对于我们思考和筹划国家安全、国防和军事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何在军事实践中充分利用好中华传统兵学文化的智慧,如何在东西方兵学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中实现军事思想创新?这些都是今天我们应该引起深入思考的问题。

——编 者

一个民族的军事理论,是该民族军事文化之魂。理论创新,是引领军事变革、军队转型的强大力量。

强军要有强军理论引领,变革首先是军事文化的前行。

1、强军需要接过优秀军事文化的火炬,照亮通向未来的路程

一个历史新纪元从这里开始。

公元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历史的宏声至今仍在回荡。

此时,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在追忆、在总结、在反思。他反思政治、反思人事,更反思军事。之后他对军事问题作了一段这样的评说,共军自江西以来,因兵员缺乏,武器寡劣,谈不上军事科学,故以我国古代的军事哲学为基本思想,讲究奇正虚实,讲究运用变化,寓生活于战斗,寓训练于战场,翻陈出新,千锤百炼,狡诡虞诈,神出鬼没,极尽战争艺术化之能事。固其战术思想是基于军事哲学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统一的一套。

他接着说,国军则以军事科学为军官学校训练的范本,于是学德国、学日本、学苏俄、学美国,东抄西袭,各鸣其是。头脑先入为主,门户各不相下,对外国的军事科学未得皮毛,反将自己的传统军事哲学抛弃无遗,逐渐变成死的训练,死的指挥,死的战法,而无战术思想可言。

蒋介石的总结不无道理。他所说的中国传统的军事哲学,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军事谋略思想。

山东惠民,一座文化古老的小城。两千五百多年前,这里诞生了一位被誉为“兵圣”的伟大军事家——孙武。他著的不朽兵学理论《孙子兵法》,是中国乃至世界兵学宝库中最光彩夺目的明珠。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蔡励敏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