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历史见证:一个政党的伟大担当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大江南北。中华民族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反抗?投降?还是游移于两者之间?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政治派别,都在思索“怎么办”。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出了著名的“八一宣言”,鲜明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2月,党的瓦窑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和任务。

早年曾为无政府主义者、时为燕京大学教授的著名哲学家张东荪敏感地注意到了这个动向,率先在《自由评论》杂志发表文章,断言这是中国共产党政策转向的标志,热情洋溢地欢呼:“这是何等转向,这个转向是何等光明!我们对于这样勇敢的转向又应得作何等佩服!”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之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蔡励敏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