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明明装备了终端战术互联网和某通信系统,运用数据通信和短代码指挥完全可以有效克服干扰。”指挥员曲亮懊悔地谈到,“可是我们就是习惯了使用电台,拧都拧不过来。”
平时烂熟于胸的坐标,临近实战为何险些贻误战机——
“××机组,两分钟后实施敌后机降!”一次联合训练,一名飞行员手拿地面部队提供的作战地图,居然一时间脑子“短路”,找不到指定地点坐标,幸亏地面及时引导才摆脱困局。
“双方使用的作战地图格式不一,陆军使用的是直角坐标,陆航用的是经纬度。”大队长陈沙深有感触地说,“仅仅熟悉自己的‘方言’,在联合战场上‘失语’在所难免,失败也不足为奇。”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败得没价值!”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该旅指战员一次又一次重温昔日的战场“败笔”、“折翼”之痛。
现代空中战场,电磁攻防必定步步惊心。这样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为何对抗时却“有了新法宝、偏使旧家当”?
未来作战,靠的是体系,打得是联合。平时常常挂在嘴上,为何上了战场依然“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几次折翼之痛,胜过千百次耳提面命。大讨论中“晒”出的这些问题,引发官兵们的共鸣与反思:过时的标准不是战斗力标准,喊在嘴上的标准也不是战斗力标准——标准偏了,战斗力建设就会偏离“靶心”;标准错了,战斗力建设就会南辕北辙。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战争理念还停留在昨天,那么今天即使练出再多汗,明天战时依然无法少流血。
破除打仗“观念差”,一刻也不容或缓!今年上半年,该旅做出决定:对年度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40余个课目进行分类和细化,并重新修订了2.5万字的训练规程和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