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在抗日队伍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士绅阶层的表现也非常积极活跃。他们编报纸、搞宣传、组团体、拉武装、抵制日货,甚至毁家纾难,为抗战奔走,为胜利摇旗呐喊。山东士绅纪振纲为了抵抗日寇,献出200多支步枪,20多挺轻重机枪,1门大炮;远在上海的沈鸿,携带自己全部的10台机床和几名学徒,历经坎坷,奔赴延安。据统计,民族资产阶级把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639家工厂,从上海、青岛、武汉等地迁往大后方,大大加强了后方的工业实力。

在抗日战争的洪流中,中国各个民族都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东北,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等各族人民,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在林海雪原、白山黑水间。在西南,傈僳族、佤族、傣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同胞,用铜枪土炮弓箭长矛,打击入侵者。马本斋回民支队、湘西苗民革屯抗日军、佤山抗日自卫总队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武装,让敌人闻风丧胆。各族人民以不同的方式参加抗战,形成了民族抗战的主旋律。

身居海外的1000多万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系祖国抗战。他们在世界各地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纽约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等多个民间团体,“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祖国”。在一些地方,家庭主妇捐献菜金、变卖首饰,少年儿童捐出糖果钱。“富商巨贾,而不吝金钱;小贩劳工,亦尽倾血汗”。短短两年时间,华侨的捐款和汇款就达到13亿多元。每一笔捐献,都凝聚着海外游子的抗日热情;每一次国债的认购,都显示出海外同胞对祖国的殷殷深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倡导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契机,以自己的政策和行动、战略和实践,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激发出全社会的爱国情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军民以昂扬的革命斗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实现了军力民力的完美结合,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实行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等政策,改善了人民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夯实了战胜敌人的强大基础,铸就了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解放区军民有着“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成为中国人民坚强意志的代表、民族力量的象征、时代精神的符号、爱国热情的标杆,寄托着全国人民殷切的期望。

深深植根于中华广袤的大地,融入中华民族血液里的爱国情怀,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最高度、最集中的发扬,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铸就出时代的丰碑,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它必将推动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蔡励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