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李宇阳绘

写在前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硝烟散尽,精神永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了更好理解和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我们组织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有关专家深入解读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供大家学习参考。

——编 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全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心系祖国命运的中华儿女,正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肩并肩,手挽手,冒着敌人的炮火,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灭亡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被激发出来,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共赴国难,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知识出知识,迸发出汹涌的爱国热情,汇聚起磅礴的抵抗力量。

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是中国最深厚的抗日力量。1335万征募的农村壮丁保证了国民党军源源不断的兵源,每年1亿石粮食的征购基本满足了国统区的需要。数以千万计的解放区军民,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独力支撑八年抗战,无疑也主要是农民做出了重大贡献。朱德说:“成千成万的军队,成千成万的带枪的人,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人民,其中最大多数的是农民。”农民兄弟为中国的抗战奉献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中华民族是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的。

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抗日的最前线。他们宁肯挨饿,也要退出日资工厂;香港《南华日报》《天演日报》的全体印刷工人,联名通电全国,集体罢工辞职,抗议这两家报纸传播汪精卫汉奸理论;上海的工人,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筹款、输送战略物资;更有一些工人,抛家舍业,从军抗日。中国工人阶级用最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了爱国和责任的全部内涵。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蔡励敏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