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新闻发言人 申进科
坚持国际视野、坚定国家立场,应是军事新闻发言人的“文化自觉”。这是我接受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记者采访时提出的。作为解放军11名新闻发言人中的一员,履职16个月,我进行了32次新闻发布活动,每一次都务求“坚持国际视野,坚定国家立场”,在传递我军声音、回应舆论关切、维护国家利益上发挥了应有作用。
屈指算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已走过坚实的一年多。空军执行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任务以来,对进入防空识别区的外国军机及时识别、判明类别,并进行了全程监视,对异常和不明空情,根据不同空中威胁,采取相应措施,保卫了国家空防安全。
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管控方面的信息,我发布了7次,每一次都备受关注。发布《我军主战飞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常态化巡逻》这一信息的那天晚上,我上网浏览了大家对这件事的评论,网友们的留言让我感动。有网友说,“除了老婆孩子不能贡献,其他家产包括自己都可以贡献出来保卫国家安全,支持空军的建设和发展”。我感触很深,几次流泪。涉及到爱我中华、捍卫主权等话题时,网友们都是齐心协力的,这让我很受鼓舞。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军心士气,就是当好新闻发言人的最大动力源。
坚持国际视野,坚定国家立场,要树立国家意识、公众意识、担当意识、信息意识、服务意识。国家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坚守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不动摇;公众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了解公众关心什么,公众应当知道什么,发布的信息中要包含什么;担当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按照制度机制及时发声、主动发声,避免权威信息缺失和被动说明辩解;信息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全面、动态掌握权威信息,不能一无所知站在媒体记者面前;服务意识,就是新闻发言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记者发稿的截稿时间要知道,记者需要的相关资料等配套的东西要考虑到。
新闻发言人和新闻记者应追求“双赢”,不应是红军和蓝军那种对抗关系。新闻发言人和新闻记者,都要恪守维护国家利益的职责,不能做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形象的事。新闻发言人不能为一味满足媒体需求而损害国家利益,新闻媒体也不能因自身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注重把握“信息源”的可靠性,不能简单地把“网上爆料”“专家观点”和“外媒透露”当做“信息源”,不能误判问题、误报新闻、误导公众。
军事新闻发言人的战斗岗位应多在战斗一线。“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演,察打一体无人机首次亮相、空降兵人装同机同降、多型战机“点穴式”精确打击……我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反恐军演一线,发布了《中国空军7型飞机参加“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演》《中国空军察打一体无人机首次参加“和平使命”反恐联演》两条新闻,展示了中国空军的开放、透明和自信。中国空军首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符合相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我在广州向世界发布了这条重大新闻。此次远海训练是空军年度训练计划内的例行性安排,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正常需要。网民“老牛”评论说,解放军空军首次飞出第一岛链,越来越有战略空军的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