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破除部队建设中的“多重标准”

    标准错位,成为战斗力建设不可承受之重

    现实之忧

    军队要准备打仗,军队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战斗力。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为何要拿出来在全军进行讨论?在讨论辨析和对照检查中,该团官兵找到了答案:都知道战斗力建设重要,可往往一落到行动中就容易走样。

    这不,上上下下都声讨“消极保安全”,可练兵场上的这一“顽疾”从未彻底根治。

    今年以来,“包炮干部”成为该团官兵热议的话题。何谓“包炮干部”?原来,炮兵实弹射击中,炮手装定射击诸元十分关键,一旦装错,炮弹可能会飞到目标区外,安全隐患很大。为防止炮手出错,一些营连在实射时为每门火炮安排一名“包炮干部”,负责在射击前检查炮手装定诸元的情况。有了这道自加的程序,安全看似多了道“保险”,可大大延长了射击准备时间。久而久之,炮手也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训练效果。

    这种“盘踞”练兵场多年、与战斗力建设要求相背离的现象,引起官兵对落实战斗力标准的深思。在今年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该团党委翻箱倒柜查找影响和制约战斗力建设的突出问题。随之,部队建设中的一些伪标准、潜标准和土标准浮出水面——

    “安全标准”,有的官兵把不出事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只要安全“保底”就万事大吉,有的甚至搞危不施训、险不练兵,为了保安全不惜牺牲战斗力;“考核标准”,一些官兵眼睛只是盯着分数、排名,只看成绩不查问题,只看结果不重过程,“练为考”的现象较为普遍;“领导满意标准”,有的带兵人信奉“不怕工作没成效,就怕上级不满意”,想问题、办事情不是围绕提高部队战斗力,而是一味迎合上级,只要领导满意怎么都行。此外,还有“任务标准”“生活标准”“政绩标准”……

    该团官兵通过剖析发现,这些林林总总的所谓“标准”,使战斗力标准由“唯一”变为“之一”、“根本”变为“基本”,严重冲击了战斗力建设的中心地位。

来源: 中国军网  编辑: 李俊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