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和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是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中的最高奖。自2006年四总部颁发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奖励规定以来,该项评奖已经举行了3届,先后有37个科技创新群体和157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
登临全军最高科技奖台,获奖者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我军问鼎世界科技高峰的实力与标高。近日,本报记者探访总部有关单位,向您详细介绍这一奖项的获奖阵容、成果精华,以及科技群“星”的攻关纪事、获奖感言。
“被年轻一代人激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翻开一张张获奖名单,一股青春朝气迎面扑来。
这是获奖者海军潜艇学院某研究中心简要情况:成员15人,博士12人,平均年龄34岁,学科带头人笪良龙,43岁。
这是该中心交出的成绩单:率先在国内提出海洋环境对海军舰艇作战影响等理论,开创了我国水声环境研究新领域;在海军首次建立某型信息决策支持系统,成功研究水声环境作战应用产品,填补了我军在该领域的空白……
获奖名单上,“青春方阵”比比皆是。国防科大3名年轻博士主动请缨,攻关卫星导航定位某型关键设备技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9岁的“青春组合”,突破了制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的“瓶颈”——数字快捕精跟技术。近年来,他们又乘胜追击,研制出了“北斗”系列用户机。
与自己的导师马伟明院士一样,博士王东同样是34岁时成为海军工程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成为实验室集成发电方向首席专家,并登临全军最高科技奖台。看到年轻人取得成就,同时获奖的马伟明院士至今仍激动不已:“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励一代人’,这里我要把这句话倒过来讲:‘被年轻一代人激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