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雷锋精神 永远与人民同行

     四

    ——“中国人是姓‘钱’的人多,还是姓‘雷’的人多?”

    ——“当然是姓‘雷’的人多。”

    ——“学雷锋快乐吗?学雷锋有什么好处?”

    ——“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这是被北京百姓称为“老雷”的孙茂芳和一位外国记者在社区的一场对话。

    不难看出,京城学雷锋标兵孙茂芳所感悟的快乐,正是雷锋 “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精神的一种时代表达。

    快乐,是人生追求的美好主题。50年来,以追求与雷锋同一精神快乐的先进人物灿若群星:

    王杰、欧阳海、蔡永祥、刘英俊、麦贤得、张海迪、徐虎、徐洪刚、李润虎、张子祥、丁晓兵、李素丽、王顺友、郭明义……无数的社会先进分子在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率先垂范,以无言的表率行为,甘为人民奋斗、献身。他们在付出中找到了让精神得以升华的真正快乐。

    快乐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

    正如刘英俊在日记中写道:“雷锋啊,我的战友!你的生命在我身上延续,你的热血,在我身上沸腾。”

    在学雷锋活动开展的50年中,还有一个令人回味的现象:这支队伍中不仅仅有青春的面容,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大文豪等也以饱满的热情向雷锋同志学习。革命老人谢觉哉赞扬雷锋“说到做到心宽广”;郭沫若填词颂雷锋“日记抄,字字出肝肺,言行一”;孙毅老将军被称为“红军雷锋”;钱学森一生荣誉无数却一向淡然,唯独因与雷锋并称为“优秀共产党人”而“心情激动极了”。他的书房里,摆放着《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他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人们尊崇雷锋,是因为人们的心灵中需要那崇高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一个政党、一个制度的生存,离不开精神力量的凝聚;一个人群、一个社会的发展,总要有崇高的精神为导向。

    人民追求一种精神,是因为这种精神能够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雷锋精神之所以薪火相传,其必然的原因在于雷锋精神深刻地根植于时代需要的土壤和人民愿望之中。

    正是由于雷锋为人民、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可贵品德深得广大老百姓喜爱,雷锋的名字才会在人民心中深深扎根,谁给人民送来温暖,谁就被百姓称为“活雷锋”。

    可以说,雷锋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这就是雷锋精神在人民中的强大生命力。

    雷锋精神之所以为人民所尊崇,也不无与人的思想生来就带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胎记有关。

    马克思曾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可以找到雷锋精神的最初基因。蕴涵着克己奉公、舍己为人、仁者爱人、团结互助等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动声色的传播中成为雷锋的思想元素。

    雷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向上之心”美德的升华;大公无私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天下为公”美德的升华;助人为乐的思想品格,是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美德的升华……由此我们可以相信,雷锋精神具有鲜明浓厚的古老东方文明的色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

    有限的生命有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越是人民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雷锋精神尽管有中国特色,但他的许多精神是人类所共同向往和提倡的,代表了人类向善向美的孜孜追求。

    作为人类共同向往的一种道德规范,有时是不受制度和国度限制的,人类的相互敬重帮助,是建立和谐世界的道德规范。雷锋精神经过时代化、人文化、民族化的锤炼,已经成为国家的软实力。

    在辽宁抚顺和湖南望城的雷锋纪念馆,就有着不少国际友人的热情留言。雷锋精神早已跨洲越洋,被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意识的人们所接受、所敬仰。雷锋精神已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田小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