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雷锋精神 永远与人民同行

    一

    如果雷锋还活着,今天他应该是72岁的老人了。

    在生命未曾经历的地方,我们很难想象雷锋作为一个72岁老人的模样,但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他的形象永远是生命定格之前那年轻的面容:

    雷锋在微笑,脸上充满了亲和。

    54年前,18岁的雷锋从湖南家乡赴鞍钢工作,途经首都北京,虽仅仅逗留几个小时,他还是匆匆来到天安门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那一刻,他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雷锋照相的天安门广场,距长安街上的中南海新华门不过几百米。新华门内影壁上“为人民服务”那5个鎏金大字,已深深植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底里。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和他的壮丽人生,正是“为人民服务”那5个大字最生动的实践和写照。

    岁月沧桑,气象万千,迈进新时代的共和国日新月异,但中南海新华门内影壁上“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始终没有褪色。

    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时代造就了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使雷锋精神永受尊崇。雷锋不会走,雷锋永远与人民同行。

       二

    从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已有上百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同志先后题词。这是党和国家给予一个普通士兵的崇高荣誉,更是共产党人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坚定追求。

    一个年轻的士兵,何以获得如此殊荣?

    雷锋用22岁短暂生命创造的不凡业绩做出了回答:在地方,他3次被评为望城县机关模范工作者,18次被鞍钢评为节约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鞍山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称号;在部队,他一次荣立二等功,两次荣立三等功,被选为人民代表,被评为沈阳军区模范共青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听过他的报告和他辅导过的学生有数万人次。在他生前,沈阳军区就开展了向他学习的活动,他的去世使无数人悲痛欲绝,抚顺十万军民含泪为他送别。

    并不是所有的生命在谢幕那一刻,其精神的大幕就能够开启,而雷锋和热爱他的人民,却创造了这个奇迹!

    人们不会忘记,他的坚定的信仰和忠诚,一个心眼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

    人们不会忘记,他把自己生命的光和热,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

    人们不会忘记,他处处以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为重,表现出主人翁的博大胸怀;

    人们不会忘记,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始终保持优良的传统本色;

    人们不会忘记,他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能闪闪发光;

    人们不会忘记,他对学习如饥似渴,对真理孜孜追求;

    人们更不会忘记,他大量脍炙人口的语言,至今仍然成为传颂雷锋精神的形象比喻:

    “螺丝钉”精神——爱岗敬业;

    “钉子”精神——创业进取;

    “傻子”精神——奉献快乐;

    “严冬”“秋风”——是非立场;

    “有限”“无限”——执着追求;

    “粮食、武器、方向盘”——理论导航;

    ……

    每一个感知雷锋的人,都会对他的精神有自己的解读:无论他爱工作、爱学习、爱生活、爱社会抑或爱他人,都没有离开一个爱字,甚至,他对敌人的憎,也是源自对党和人民深深的爱!

    人民,雷锋心中只装着人民,因为雷锋是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奋斗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人民服务。

    1963年,毛泽东看到雷锋的事迹,发出如此的感慨: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此后,毛泽东看到雷锋日记,又说:“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毛泽东的话,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缔造者,他要向雷锋学习什么呢?

    我们不妨再聆听一下他同身边人员的谈话:

    ——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

    ——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

    毛泽东从告诫全党“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到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时间相距15年,中国共产党由“打天下”变为“坐天下”,始终在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艰苦创业精神。为人民当好勤务员,是从领袖到每一个党员的共同追求。作为执政党领袖,毛泽东发出的学习雷锋的号召已不完全是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同时更充满了对一个执政党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不变信念。而一个执政党只有向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享有执政地位,才能永远不负众望。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田小静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