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养兵千日,用兵也千日
夜间侦察训练是机动雷达观通部队的高难科目,由于机动雷达装备精密,接线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装备损坏,加之夜晚大气电离层升高,海空域电磁回波和干扰大量增加,各种杂波与有用信号交织在一起,侦察难度大。
2014年6月,预备役营预任官兵在4小时之内从全市四个区20多个街道迅速集结,拉动到粤东地区某高山观通站。当天夜晚,机动雷达像灯塔一般紧盯着海面。突然雷达屏幕回拨出现异常闪烁,“有情况!”检查值班的龙土华营长指挥操作员迅速清理海区,定点、定位、判别性质,将异常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经现场处理和救援,一艘触礁搁浅的民用渔船被救起。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是我们的特点。”龙土华营长在总结会上说,“这要求我们苦练专业本领,每时每刻都可以投入战斗,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安危,我们要做好祖国的千里眼,守卫好祖国的海洋。”
“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是预备役营建设的两大目标,不仅要提高作战能力,也要时刻心系人民。深圳海军预备役营凭借其专业优势,提升部队应急抢险能力。2008年初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中,预备役军官组成的应急分队运用自身医疗、生存解救、心理疏导等专业特长,协助疏散深圳火车站滞留旅客130多万人,救助受困、受伤旅客100多人。十年来,预备役营累计抢险救灾30余次,完成应急战备、反恐演练等20多项重大任务。
国防教育方面,预备役营每年组织官兵走工厂进学校,以“海洋、海岛、海军”为主题开展国防教育,在雷达一站坐落的宝安区一带“爱海军爱海防”甚至成为了公司工厂的企业文化。
不仅喊得响口号、讲得了军理,预备役营官兵也唱得好歌,打得好球。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文艺演出队进驻社区,参加文艺汇演200多场;组建的篮球、足球队与社区街道队伍切磋竞技。此外,预备役营官兵还与辖区街道贫困孤寡老人结成帮扶对子60多户、帮助驻地护林植树1万多棵……用实际行动促进军民融合,维护军民情谊。
地方支持:“抓借促建”两个五年的转变
十年,对预备役营来说也是“两个五年”。
第一个五年,在海军某部张洪云旅长、许尊长政委、王伟民副旅长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深圳警备区原司令钟志坚的协调下,刚刚组建的预备役营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了基本要求,依赖兄弟单位进行训练,借场地、借装备的同时借鉴思路经验,努力提高战斗力。
第二个五年,营党委坚决打好“预备役”这张牌,向地方“借力”,整合地方优势资源,抓借促建,带动部队全面建设。同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对预备役营的建设也倾注了大量心血,部队各级机关以及驻地民政局、发改委、规划局等部门领导经常来到部队指导帮扶,宝安区、盐田区、南山区、龙岗区、光明新区也全面支持建设。
日前,经预任领导的主动协调,在宝安区委书记田夫的支持下,从营区拿出3000平方米用作雷达一站办公用房,还配备了全新的网络教学室、海图作业室、射击训练室、综合战备仓库,完成了营站办公区、生活区、综合性训练场所一体化建设,解决了雷达站定点建设难、做大难的问题。驻地多位领导多次来到营区,关心官兵的训练、生活。
2012年12月,深圳海军预备役营在各舰队预备役部队率先组织承办了“海军预备役部队贯彻落实强军思想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会”,得到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海军首长机关及与会代表对深圳海军预备役观通营的强军经验予以充分肯定,树为海军抓建样板单位。海军司令等一批高级将领前来视察,鼓励这支组建时间不算长的部队为海军创新做出贡献。
而今,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建设经费,深圳海军预备役机动观通营新营区已经动工。在未来的五年里,预备役营部队将更好地维护南海安全、特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