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海军会如何使用航母
航母的使用情形,可分为“和平时期”“危机时期”和“战争时期”。不同时期,航母打击群在编组形式、部署区域以及航母舰载机联队的配置、使用和作战样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同,这也充分体现出“航空母舰”这一舰种的多用途性和使用灵活性。
和平时期使用航母,主要用于常态化部署、作战值班与巡逻、人道主义救援、威慑与遏制等。应考虑到,航母及其舰载机联队需要高昂的保有和使用费用,因此,和平年代很多国家更倾向于使用中小型战斗水面舰艇执行常态化部署与作战巡逻任务,这样更具效费比。
但是,导弹驱逐舰、轻型护卫舰等中小型战斗水面舰艇,无法作为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投入的决定性力量。为此,可采用“梯次”配置,将这些舰艇靠近可能爆发危机的地区,实施前沿部署,作为先期的快速危机响应兵力。随后,根据危机规模和严重程度,将靠后部署的两栖突击群或航母打击群,作为决定性作战力量视情况投入。
因此,大国海军需要始终有航母打击群可用,且航母打击群应具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和战备状态,此外,这也对航母数量提出了要求,即最低不应少于两艘。
所谓“危机时期”,是指对抗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对峙,两方都在进行战争或武装冲突爆发的准备。危机的演变,取决于双方或多方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博弈的结果。危机可能会发展成为战争或武装冲突,也可能会得到有效解决。
危机时期,为实施武力威慑,为政治解决创造条件,以及如果战争爆发,能够及时响应、掌握战场主动权,危机中对峙的一方或多方,可能会将航母打击群部署到对方防区前沿。此时,航母部署海域相对于待打击目标的距离,应在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之内,并尽可能地逼近部署,以提高威慑效果,缩短打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