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寄达抗战胜利纪念日 _深圳国防教育网
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鸡毛信”:寄达抗战胜利纪念日

电影《鸡毛信》剧照。该片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战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

(二)

这是共和国建国初期,文艺作品尚未染上虚夸、矫情的“文革”风气时,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的红色经典中成功的小英雄之一。他与真实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阎富华)的英勇事迹,有重合的地方,比如都是河北人,都是儿童团,都是放羊娃,都是把日本鬼子引入八路军包围圈……但是,由于鸡毛信因素的介入,故事发生了很大变化,海娃没有牺牲;他也不能牺牲,因为给敌人带路是被迫的和次要的任务,而伺机送出情报才是主要任务。海娃最终完成了任务,并且活了下来,因而成为文艺作品中虚构的形象。可信、可爱的小英雄海娃,遂成为新中国几代人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榜样。因为小读者们知道,谁的身上都会有缺点,谁的生理都会有极限。如果自己摊上海娃的任务,谁敢保证会比他完成得更顺利?能够像海娃一样完成任务,就足以自豪了!

那么,作为虚构的文艺作品人物,海娃的原型如果不是王二小,又会是谁?文献表明,作家海笑做新四军小情报员时,曾像海娃那样把信埋进土里;张申元老人在抗日时期曾经树起和放倒旗子作为“消息树”;王专老人担任儿童团长时曾经折叠过鸡毛信;雁秀峰老人不仅亲自送过鸡毛信,而且准确记得鸡毛信“没有信封”的具体形状;蔡展鹏老人当年甚至收过鸡毛信,对鸡毛与信的关系记忆犹新:“信上如果没有鸡毛,就表示是平信;插一根鸡毛,表示‘急’;插两根鸡毛,表示‘特急’;插三根鸡毛,就表示‘十万火急’。”但是,他们都不是海娃、也不是张连长的原型。据张锡磊考证,《鸡毛信》的最早版本是一篇人物小通讯,收录在1949年1月出版的“人民解放军故事丛书”《旗》中,作者是新华社记者汤洛。细察通讯原文,故事框架确实与华山(杨华宁)的小说《鸡毛信》相似。但是主人公姓名、年龄,特别是故事背景不同,所以很难指认通讯中的“双虎”就是“海娃”原型。因此是否可以这么说,《鸡毛信》中的海娃,是华山虚构出的文艺作品形象,并没有直接对应的人物原型;如果说有,那便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众多儿童团员和小通讯员们的英勇事迹,经作家提炼、升华、创造而成的。

随着时光推移,70多年前的艰苦抗战,看似渐行渐远,以至有网友认为,让一个14岁儿童参与血火交迸的战争,颇可思量。这样的认识,是以当代意识曲解历史的产物。实际情况是,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全面和深重的灾难,无人能够幸免,除非甘做亡国奴。国共合作抗战,是民族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铁血相搏,一寸一寸从日伪手中夺取和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打的是人民战争;而当时国民党秉持的理念也是“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正是全民持久的抗战,牵制了侵华日军大批有生力量,并陷其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世界反法西斯欧洲战场的形势才得以逆转。所以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战的中坚力量,为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最后胜利,做出了青史彪炳的贡献。《鸡毛信》的故事,正是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之一。

放羊儿童海娃,是华山小说为红色经典贡献的令人难忘的少年英雄形象。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一形象对于徐光耀笔下的小兵张嘎都有启示意义,区别仅仅在于海娃身上没有张嘎那么多“嘎气”。尽管海娃有时也会和爸爸顶嘴、闹点小情绪,但决不会咬摔跤对手,也不会堵人家烟囱。人们似乎更乐于接受这样的说法:海娃与张嘎性格虽然不同,但都是小英雄;而海娃可以理解为小兵张嘎这一形象的先声。

来源: 中国国防报  编辑:  胡诗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