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红场展军威:三军仪仗队红场惊艳亮相背后的故事

5月9日,莫斯科当地时间10点(北京时间15点),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亮相红场,人数位列外国方阵之首。

新华社记者分赴三军仪仗队总部与莫斯科采访,揭秘三军仪仗队红场惊艳亮相背后的故事。

仪仗队第五次走出国门 创人数最多记录

在许多普通人的印象中,三军仪仗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有外国政要来访时,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执行仪仗司礼任务。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三军仪仗队开始逐渐走出国门。从2010年9月16日,三军仪仗队首次成建制走出国门参加墨西哥独立200周年庆典阅兵后,这已经是三军仪仗队第5次走出国门。

与以往几次不同,这次红场阅兵是我军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次。与此同时,102名官兵组成的仪仗队也将是9日当天红场阅兵仪式中,受邀各国中最大的一支仪仗队。

三军仪仗队队员擎旗前行英姿飒爽。 CFP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队员行进在阅兵式上。
 
    官兵平均身高1.88米

据三军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介绍,此次参加阅兵的中国方队亮点有很多。首先,五星红旗在整个方队的护卫下通过红场,接受检阅,意义非同一般;其次,中国方阵在队形编排、步态步速上与俄罗斯受阅方阵和其他受邀外国方阵皆有不同。

中国方队根据红场场地特点进行了特别设计,陆海空三军各成4列,以8乘12的队列走过红场,由于红场道路凹凸不平由石块拼成,中国仪仗队的步伐也经过特别设计,每分钟116步,每步75公分,这和俄罗斯军人高抬膝、大跨步、每步80公分的大正步有所不同,却显得更为紧凑齐整,富有韵律。再次,此次中国仪仗兵将着第六代礼兵服在红场亮相,官兵平均身高1.88米,将中国军人的良好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精彩亮相背后,蕴含了将近半年的艰苦准备。据三军仪仗队训练处处长朱振华介绍,仪仗方队从2015年年初就开始进行队列和行进训练,在4月中旬,他们接到了赴俄参加红场阅兵的任务。

116+240 红场阅兵挑战不小

三军仪仗队在国内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时伴奏乐常用《解放军进行曲》,根据这首曲子,三军仪仗队官兵正步行进的步频为每分钟112步。红场阅兵的伴奏乐为俄方选定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歌曲,根据歌曲特点,官兵的步频需要调整为每分钟116步。

不要小看这每分钟4步的差异,对于每一步都要踢得非常标准三军仪仗队官兵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三军仪仗队三中队中队长张鼎新告诉记者,近半年来的训练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对这增加4步之后的正步动作的调整和适应中。

除了节奏上的差异之外,广场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天安门广场阅兵时,正步行进距离为96米。莫斯科红场面积虽然没有天安门广场大,但整体更为狭长。红场阅兵的正步行进距离约为240米。对于普通人而言,行进300米可谓轻而易举。但是对于行进姿态有着严格标准,要求队列中每个人动作都整齐划一,第一步和最后一步的动作都完全保持一致的三军仪仗队来说,完成近300米的正步行进绝非易事。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蔡励敏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