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一把火,温暖军民心
1992年8月,傅天省把家搬到了深圳。他立志要把雷锋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这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来到深圳的第三天,新美发厅还没眉目,他已带着理发工具骑单车到了太宁路上的福利中心,为老人和残疾军人们义务理发。从上午9时干到下午2时,该理的都理完了,他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家吃饭。中心负责人叫住他,给工钱。傅天省说:“我是来学雷锋,给老人家做点好事的。”
10多天后,当傅天省再去福利中心,要为老人们送上400元过中秋节的红包时,迎接他的是这里人们的鼓掌欢迎。
为了避免不解的眼光甚至怀疑、冷遇,他到团市委开了10多张证明,依次去为驻深各部队的官兵们义务理发,并送上支持部队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费,少则2000元,多则5000元。
当听到深圳市政府和驻深部队共同作出决定,要把深圳创建成“双拥模范城”时,他想出了“携手学雷锋,共建模范城”的点子,并身体力行开始了为部队培养理发员的常年不懈的努力。
“教给战士们一门手艺,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回家后就有了生计。还有啊,他们学会了一门手艺,就可以走出营房为驻地的群众做好事。”傅天省让记者明白了,这是一个“学雷锋、做好事”的大循环。
“我就是要这样到处为‘学雷锋’添柴加火。”他说,至今已经为驻深部队义务培训3600多人。
2008年,傅天省把这把火捧出深圳,捧到了震区映秀。他带着自费购买的50多套理发工具,边给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官兵们理发,边传授技艺、赠送工具。
“我是想让这些年轻人知道”
近些年来,傅天省除了继续为部队培训军地两用人才,还自己动手画了不少雷锋画像,送到部队、学校、U站和企事业单位。
他眼见着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深圳成为一座充满着关爱的“大爱之城”,他为自己能在其中作出应有的努力而感到自豪。
他仍未停下学雷锋的脚步。
今年3月5日,是第52个学雷锋纪念日,作为宝安区义工联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宣讲员,他与参加活动的西乡中学高中部的年轻学子们,分享了志愿服务的理念。
采访当天,他正在联系某驻深部队,为今年的义务培训落实场地和人员。
“我为什么要一直学雷锋、讲雷锋?”他望着记者说,“我是想让这些年轻人知道,曾有一个年纪与他们差不多一般大的叫雷锋的人,问过自己如下的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中国人不能丢掉雷锋精神,这是宝贵的精神食粮。”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