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深圳市南山区人武部提升民兵战斗力纪事

在一些人看来,民兵是“土八路”,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拿不出手”。然而,记者在深圳市南山区采访时得知,该区编有高炮、轻舟、观通等10余个专业的民兵分队,不仅装备多样,而且训练成绩突出。区人武部部长黄辉介绍说,随着任务拓展,民兵专业趋于细化,装备越来越多,要想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必须走开专业化训练之路。

难题:新装备“玩不转”

南山区有大片山林,防火任务较重。一次山火突发,民兵森林防火分队迅速赶往现场扑救。情急之下,一名民兵操作新配发的灭火弹灭火,可由于不熟悉装备,操作时间过长,灭火弹刚出手便炸开了,差点造成人员伤害。

事后,人武部领导对民兵分队配发的装备进行清点,发现大大小小竟有近百种之多。一些新配发的装备,因为平时用的不多,民兵往往看着说明书自己学,训不实、训不全的现象时有发生。

还有一些装备,如果只会简单操作,难以发挥应有功效。该人武部有一次组织抗洪抢险演练,民兵轻舟分队的舵手大都是“船老大”。经过简单训练,他们均能自如操舟。可是实施救援时,因对装备性能不熟悉,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困惑:教学力量太薄弱

对以往民兵高炮分队的训练,民兵营长方仲铭记忆犹新。因为曾在防空部队服过役,他刚退伍便被人武部编入民兵高炮分队,并委以组训重任。

方仲铭当时就着了慌:自己虽在防空部队服役了两年,但民兵高炮分队训练涉及多个专业,许多内容他从未接触过。果不其然,在训练场忙乎了半天,教学成果却有限。

南山区沙河街道武装部部长赖建航深有感触地说:“民兵不脱离生产,人员流动性大,训练骨干既难培养,也难保留。如果不从头训起,很多民兵无法掌握专业内容。”

虽然人武部有现役军官,但想承担教学任务也非易事。“我们在军校学的专业,与编组的民兵分队专业不对口,训练时也要跟着大家一起学,一起训。”人武部领导介绍说。

出路:找专业教官施训

将森林防火分队送往深圳市森林防火训练基地,为高炮分队请来现役部队教学骨干……从2009年开始,为破解训练骨干缺乏的难题,南山区人武部与军地多个单位建立训练协作机制,对民兵分队开展系统教学,力求每个专业都由专业教官施训。

走进某海上训练基地,民兵轻舟分队正在进行训练。调整队形、救助落水人员、医疗救护……动作疾而不乱,有板有眼。“过去开着船就去救人,许多问题都没想到,现在教官一讲解,才知道其中有这么多学问。”民兵营长王凯说,教官针对不同情况下人员的编组、物资的准备、装备的使用,都做了清晰讲解。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经过系统培训,南山区民兵训练水平显著提升。在广东省军区组织的高炮分队比武中,该区民兵高炮分队连续6年夺冠。2010年7月的一天,深圳某住宅小区附近发生油罐车起火事件。南山区人武部迅速出动民兵应急分队抢险,一部分民兵泼水将路面浇湿,其他人员集中使用灭火器瞄准起火部位齐射,很快控制了火势。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刘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