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艰难一日”当在今日

  无兵而求战,是为至危。不求战而治兵,其祸更甚。洞观2015年1月的三军演兵场,一些变化正悄然发生:

  ——沈阳军区某旅跳出“胜败论英雄”的伪荣誉观,红蓝对抗中吃了败仗的分队,由于发现改进了战法成果中存在的8项问题,同样得到了旅党委表扬。

  ——兰州军区某团打破“事故定乾坤”的伪安全观,出了训练事故,练兵标准不降反升,某新型火炮首次在-20℃以下的寒区实弹打靶,就明确要求必须在夜暗微光条件下进行。

  训练思想、训练作风决定着训练与战场的距离。这个距离可能是一步,也可能是一万步。一如大寒时节的征鸟,全军部队开训伊始,就迈开实战化训练步伐,积蓄着搏击春天的力量。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比“艰难一日”更难的是,辨清何为明日战场之艰难?

  习主席反复告诫,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这一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明日”并不都在“今日”的延长线上,制胜未来,靠的是谁更具有创造力。如果我们不能按照明天战场的要求,设计今天训练中的“艰难一日”,不能超前制变,而只能重蹈“兵来将挡”的被动应付,恐怕若干年后我们还是“能力不够”。

  只有破开思想的坚冰,才能释放出我军战斗力真正的春天。

  (《解放军报》2015年1月30日01版)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李思蓉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