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艰难一日”当在今日

  “艰难一日”当在今日

  ■本报记者 魏 兵

  大寒:“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二十四节气中最凛冽的一个节气,往往在每年的1月到来。然而这个节气的时令标志,却值得让人冷静体味:一则寒气之逆极,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再则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盘旋于空中搜寻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等待春天……

  大寒,意味着一种淬炼!就在这个节气,塞北草原,北京军区某部千余名新兵,正在-31℃的雪野上冬训,风刮到脸上如刀割一般,呼出的热气在眉毛上凝成了霜,班长的告诫在他们耳边回响:“-10℃,油品会冻成坨,必须用袋定量分装;-30℃,人的皮肤不能直接接触金属……”

  由此向南1300余公里,华中山野,空降兵某部首次在冬季组织新兵大飞机跳伞训练,数千名新兵鱼贯跃出机舱。此前,新兵们先后完成了两种伞型、两种开伞方式的小飞机跳伞训练。此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昼夜间全天候伞降的考验……

  由此向西2700余公里,高原腹地,西藏军区某部百余名新兵,正在海拔4700多米的雪山上穿行,这里空气稀薄、高寒缺氧,风力有时达到7-8级,10多个小时的行军路上,还穿插有20多个复杂的“敌情”……

  没有预热,不再缓冲,在老兵们的眼中,这些还应该在走队列、整内务的新兵,比自己当年更早地进入了艰难的实战化训练节奏。其实岂止是新兵,大寒之时的中国军队,到最艰苦的地方练兵、到最复杂的环境练兵、到最贴近实战的条件中练兵。“艰难一日”正成为练兵场上的一种新常态。

  军之不训,与无军同;训之不严,与不训同。把“艰难一日”留给今天,把“最坏的打算”想在今天,才能为明天战场添一分胜算。这本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然而,长期不打仗,曾经让我们这支军队的练兵场上滋生出另一种“艰难”——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李思蓉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