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艰难一日”当在今日

  实兵演练不编脚本、不搞摆练,难!环境构设不避难就易、不注重实战,难!对抗训练不一厢情愿、不预设结果,难!演习总结不回避问题、不遮短护丑,难!

  两“难”之间,折射的正是和平积习的魅影:战备意识淡漠,打仗思想弱化,训练脱离实战,演习成了“演戏”。长此以往,危不施训、险不练兵,避难就易、避重就轻,艰难一日,变成了轻松之日、安全之日、忘战之日……

  “现在想想,那样搞训练,其实是把轻松、安全留给了今天,却把艰难、危险留给了明天。”一位指挥员的话意味深长:前几年,实兵演习搞了不少,有些也是有声有色、有板有眼。然而硝烟散尽之后,冷静地问问自己,总感到得来的胜利不真实、不踏实,甚至越想越害怕!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和平积习的魅影,仍然在我们这支军队的练兵场上若隐若现,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军委首长反复强调,要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千万不能让战备训练成为花架子,不能让演习演练流于形式,不能让“能打仗、打胜仗”成为一句空话。正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所痛斥:“所习所学通是一个虚套,就操一千年便有何用?”

  放眼域外,美军2012年出台《联合作战拱顶石构想:2020联合部队》,明确提出:“部队必须定期开展基于‘最糟糕情况’的训练”。而从第一次车臣反恐战争的饱受诟病,到俄格冲突中的出手凌厉,俄军脱胎换骨的秘诀,就是高险高难的实战化训练——其训练“在敌火力下运动”课目甚至在真枪实弹下进行。

  把“艰难一日”留给今天,把“最坏的打算”想在今天。翻开总参谋部《2015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实战之思跃然纸上:“仗怎么打兵就要怎么练,任务是什么就要突出练什么。要深化战略战役训练,加强使命课题联合训练,开展军兵种互为条件训练,加强现代战争夜战夜训、复杂电磁环境、特殊地理环境和极端天候条件下训练”。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李思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