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并不明朗,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不定,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增加诸多变数。
审视国内,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旧矛盾与新问题交织,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一季度中国经济遭遇“倒春寒”:增速跌入6个季度的谷底,实体经济成本高企,房地产交易量价齐跌,“三驾马车”拉动乏力……
一时间,各种议论不绝于耳——出台强刺激政策还是加快人民币升值?放缓改革步伐还是推迟转型升级目标?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4月25日,春意渐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要坚持现有政策基调--会议向海内外传递出坚定的信心。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对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的判断由酝酿逐步趋于成熟。
10多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