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实战化训练必然带来训练伤频发吗

    “实战化训练必然带来训练伤频发吗?”带着这个问号该团领导深入调研后发现,实战化训练与训练伤频发之间没有必然的“传导链条”,虽然训练难度、危险系数增加,但只要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充分、组训方式科学合理,就能避免不必要的伤情。

    该课目经过精心准备再次施训时,除了在训练前期加入场地攀登、心理胆魄等专项训练,许多配套的细节也得到改进:更换弹力更小的攀登绳后,磕伤情况大幅减少;防虫抗敏药膏随身带,官兵再也不怵丛林生存;人手一副手套、护膝,避免了官兵在高速滑越绳索时手指和膝盖受损……

    实战化训练水平提高了,训练伤却并没有增加。该集团军总结推广这个团的经验,指导部队推行安全防护组训法,建立起体能训练、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3大类的程序标准体系,把重点课目的组训规程和标准一一细化。如今,该集团军部队越抓实战化训练就越重视安全,越安全就越敢上难度,实战化训练逐渐迈入良性循环的科学轨道。

    一名新兵伤情被“小题大做”的背后——

    增强科学防护意识能有效避免许多无谓的训练伤

    去年,该集团军某旅举行新兵仰卧起坐比赛,新战士胡锦成用尽全力比赛后,觉得腰有点疼,但他自己并没当回事。

    谁知训练一结束,得知情况的班长叶强就送胡锦成去了卫生队,经军医诊断为轻微腰肌劳损,要休息一周。那一周,胡锦成先后接受了4次理疗、两次复查,每晚叶班长还为他进行按摩护理,直到他生龙活虎地重返训练场。后来,胡锦成在新兵考核中取得仰卧起坐项目第一名。

    “一名新兵伤情为何‘小题大做’?因为我们认识到不少训练伤出现的有些‘冤’,主要是官兵科学防护意识不强导致的。”该旅领导提供的一份5年前的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官兵认为受点伤无关紧要,近四成受访班长承认不会判断伤情。为此,该旅以科学防护为突破口,将预防关口前移,定期组织安全防护常识教育。

来源: 中国军网  编辑: 李俊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