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与其他APEC成员的领导人和代表一道,共商APEC未来前景,共谋亚太发展大计。会议前夕,本报记者就APEC以及本次峰会相关的问题专访了中国前驻APEC高官王嵎生先生。
亚太地区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
记者:APEC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应该如何看待其取得的成就?
王嵎生:APEC成立25年来,始终致力于促进亚太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在各成员共同努力下,APEC不断深化和拓展合作领域,为促进亚太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APEC21个成员的人口总和占全球人口总数的40%以上,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48%和57%。根据APEC秘书处提供的数据,APEC区域的平均关税水平已经从1989年的17%降至2011年的5.7%,从2007年至2011年,各成员经济体通过简化通关程序和减少审批流程,实现了交易成本降低5%的目标。目前,APEC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机制最完善的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其自身层面观察,20多年来,APEC主要取得了以下引人注目的成就:一是庄严承诺深化“APEC大家庭精神”。这是在政治上引领APEC发展方向;二是大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1994年印尼茂物会议上,经过多轮磋商,各国领导人达成一致,宣布要实行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而且有两个时间表,即发达成员要在2010年完成,发展中成员要在2020年完成(简称“茂物目标”)。后来又制定了“大阪行动纲领”,规定所有成员都要全面地和无条件地执行“茂物目标”,不过,当成员遇有困难时,允许有“灵活性”。这是在经济上引领APEC合作发展方向;三是制定了“APEC方式”,即承认APEC成员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一样,社会制度、文化历史和宗教等都不一样);允许灵活性和渐进性;遵循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原则,平等互利;集体制定战略目标,各成员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达标措施。“APEC方式”实际上就是“APEC大家庭精神”的灵魂。上述这些战略性成果,为APEC的发展和国际影响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为APEC作出独特贡献
记者:20多年来,中国对APEC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嵎生:中国不是APEC的创始成员,但一个没有中国参加的APEC,就不成其为名副其实的APEC;一个没有APEC的中国,也是不可想象的。事实上,APEC成立后的第二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联合声明》,就欢迎中、台、港三方尽早同时加入APEC。经过反复磋商,1991年,中国与APEC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身份同时加入APEC,并出席了当年在汉城举行的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这也开启了中国与亚太关系的新时代。如今,中国与亚太已经结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