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无人机产业成为军民融合新典范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逐步开启

    8月7日,武警黄金部队在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开展地质灾害救援中,首次使用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实现了地质灾害信息第一时间三维可视化。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

    事实证明,这次救援不仅有效降低了官兵遂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还大大提高了武警黄金部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效率,是无人机进入民用领域的成功案例。

    实际上,民用无人机是高新技术的集中体现,其主要目标是将成熟的军用无人机系统转为民用,研制出民用领域的高精度、多用途的无人机系统。随着无人机研制、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记者了解到,北京警方就曾启动无人机参与查毒工作;国家海洋局、林业局也曾将无人机运用于巡查航拍领域……这些案例恰恰说明,无人机在诸多事关民生和非传统安全事务的领域,同样能发挥载人飞机所不及的作用。

    实际上,目前民用无人机在学校、政府部门等应用领域的市场空间已经逐渐开启。因而有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元。

    对于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警用航空管理办公室综合保障处处长胡建亭告诉记者:“无人机在日常执法、重大活动安保、人群控制和反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公安机关的依法履职能力,为‘平安中国’服务。”

    除了警用无人机,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日渐突出。对此,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植保与环境工程中心主任薛新宇说:“农业无人机的产业化发展指日可待。”

    我国无人机空管办法正在孵化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适航标准、空管规则等。然而,这些问题并不只在我国存在,从全球范围来看,无人机产业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共性问题。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编辑: 李俊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