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再多,难不倒“硬骨头六连”的官兵。他们大胆“换脑”,快速“转身”,在信息化潮头浪尖举旗领跑:连队勇当全团吃“螃蟹”第一连,主动请缨承担起新装备施训任务;第一时间派出30名技术骨干到生产厂家见学,先期展开训练;组织人员编写178个训练课目、10余万字的教材资料,应用于全师部队。
数月后,连队就在全团实现了“六个第一”:第一个展开训练、第一个下海、第一个组织实弹射击、第一个单装形成战斗力、第一个组织连进攻、第一个参加实兵实弹战术演习。
能打胜仗,人才是关键。在“硬骨头六连”所在的某步兵团,每当步战车出了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修理连,而是陈技师。
“陈技师”名叫陈建平,说起他,战士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他渡海400米障碍只要两分半;5公里、投弹、器械样样能进连队十强;最近一次大比武,他是全团综合第三。
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技术。“全团有两张某新型步战车的结构图,一张在装甲股,一张就在陈建平的脑子里。”连长薛峰说起他,满脸自豪:“他可是出了名的‘装甲神医’。”
百闻不如一见,“装甲神医”“望闻问切”的功夫果然了得:受损步兵战车,点火发动,加大油门。3分钟听音后,他判断:“听着声音不对,肯定燃油油路有空气!”一检查,果然如此。
去年一次实装演练前,一辆步战车正“轰轰”往前赶,却见陈建平在后面直挥手。原来,看着车子直冒黑烟,他判断发动机柴油雾化不良。正是他的及时提醒,防止了该车发动机爆缸,挽回直接损失200万。
据统计,近10年来,六连先后探索总结了20余种新战法,有39项训练革新成果在军师推广。在师以上各类比武竞赛中获得集体和个人62个第一,全师73个步兵专业训练课目纪录有38个是六连创造和保持的,93人被评为优等指挥员和优秀“四会”教练员,126人被评为神枪手、神炮手和特级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