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监执法船
在中国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后,持续近两个月的黄岩岛争端开始降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6月5日就当前黄岩岛局势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黄岩岛潟湖内已没有菲方公务船只,中方渔船在潟湖内的作业状况正常,没有再受到干扰。显然,中国在这场外交博弈中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有分析认为,虽然局势渐趋缓和,但是南海隐患仍在,中国不可放松警惕。
菲方先从黄岩岛撤船
之前坚称在黄岩岛休渔期间不会撤船的菲律宾,这两天却悄悄地撤出了留在黄岩岛潟湖内的最后一艘公务船。菲外交部发言人劳尔·赫尔南德斯6月5日称,2艘中国政府船只和1艘菲律宾船只均已离开潟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示,在中方对菲方作了大量工作后,菲方最后一艘公务船于6月3日撤出潟湖,中国两艘公务船在完成潟湖清理工作后,于6月5日离开。
刘为民说,目前,中国渔船在潟湖内的正常生产活动未受干扰,中国公务船将继续在黄岩岛海域为中国渔船、渔民提供管理和服务。同时,中方继续就如何妥善处理黄岩岛事件、改善双边关系与菲方进行沟通。
黄岩岛事件发生时,外界都在猜测,中国和菲律宾谁能笑到最后。现在看来,菲律宾先于中国撤船,已经表明了服输的颓势。事实上,在中国先礼后兵的斗争下,菲律宾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手中的筹码越来越少。面对中国愈发激昂的维权热情,菲律宾渐渐招架不住了。尤其是在中国采取旅游、贸易反制措施后,菲律宾一下子变得和颜悦色。5月28日,中菲两国国防部长在柬埔寨金边的会晤,进一步加速了局势的缓和。
然而据美国《华尔街日报》5日报道,中菲相继撤船,只是这场博弈的“逗号”,而非“句号”。事实上,两国的公务船仍然停留在黄岩岛潟湖临近的海域,以便局势再度紧张时能够迅速返回。菲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斯5日也表示,“潟湖海域外还有8艘中国政府船只以及2艘菲律宾政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