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兵器天地
俄罗斯超级秘密武器

    相关俄罗斯计划

  俄罗斯计划在下世纪初的前10年内部署300-350枚“白杨”-M导弹系统,其中井式发射的90枚导弹将部署在改造后的PC-18(SS-19)导弹发射井中。

  采用地下井部署的原因

  白杨-M导弹是在SS-25基础上研制的,按照常规,应该采用陆基机动部署方式,但白杨-M优先采用了地下井部署方式, 50%以上的导弹采用地下井部署,其原因可能与地下井发射技术的改进以及公路机动发射系统的不安全和作战保障费用高等有关。

  a公路机动部署的不安全性。

  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以机动部署提高射前生存能力是针对躲避第一次核打击而言的,但是公路机动部署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迄今为止国外洲际弹道导弹中只有SS-25导弹采用公路机动部署,这种部署方式的经验也比较少。

  SS-25导弹的发射质量约为45 t,假设导弹与发射筒一起的质量约50 t,按载重系数(上装质量与整车质量之比)为0.5,SS-25导弹的多功能发射车(TEL)满载总质量为100 t级。与此对比,侏儒导弹的加固多功能发射车满载质量也为100 t级(97.6t),但侏儒导弹的发射质量仅16.8 t,假设与发射筒一起的上装质量约20 t,可见,与侏儒导弹相比,SS-25多功能发射车上部过重,易于出现翻车等事故。在1994年,SS-25导弹的多功能发射车就发生过10余次事故,包括多次载有导弹时的翻车事故。因此,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曾被迫限制SS-25导弹多功能发射车的道路行驶速度。白杨-M导弹的发射质量比SS-25导弹还大,而且使用底盘为更长的八轴多功能发射车,所以采用公路机动部署可能有更大的不安全性。

  b) 公路机动部署费用昂贵。

  由于多功能发射车性能复杂,战略弹道导弹公路机动发射系统除用于作战的代价昂贵外,操作和维护保养费用也很高。SS-25导弹机动部署系统除多功能发射车外还需配备相当数量的作战保障车。其作用如下:

  1) 用以指挥和控制远离主基地的SS-25导弹的机动指挥车、导弹测试车、测地车、气象雷达车和用于开挖发射车掩体的作战工程车;

  2) 为发射系统全体指战员提供机动生活保障的称为“机动城”的综合设施车队,供24人休息的机动卧车和野炊车等;

  3) 在发射系统作战展开时用以保障安全的轻型装甲车。SS-25导弹部署一台多功能发射车所需人员比地下井式发射需要的人员多5~6倍,部署几百枚机动发射导弹就意味着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要增加数万人。

  c) 多功能发射车生产厂目前在白俄罗斯。

  用于白杨-M导弹公路机动部署的八轴MAZ-79221多功能发射车底盘的生产及发射车总装都是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汽车制造厂,虽然在俄罗斯的库尔干有可能生产这种重型的运载发射车,但是这个因素也会影响公路机动部署的数量。

  d) 地下井发射的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白杨-M导弹发射所需的准备时间很短,据称一旦预警系统确认战略导弹基地受到核攻击,白杨-M导弹可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内从地下井发射。另外,白杨-M导弹将部署在经过改进的SS-19、SS-18大型导弹的地下井中,为了适应弹径较小的白杨-M导弹,这些地下井要添加钢筋混凝土衬层,这样也会提高井中导弹的生存能力。

  白杨-M导弹可与任何发射装置配套。该系统可利用现有的设备,与现有作战指挥、通信系统兼容匹配,这可使装备部队的费用减少一半以上。部署一套新型白杨-M导弹武器系统,只需在发射井中安装30%的新设备,其余稍加改进即可使用。

来源: 千龙军事  编辑: 田小静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