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兵器天地
重磅打手还是电磁杀手?美下代轰炸机引关注

    美国2013年度军费预算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点,是美国将拨出巨资研制下一代轰炸机。下一代轰炸机将依赖现成的技术以降低研制风险和部署成本,确保下一代轰炸机可以大量部署。

  诸多信息表明,美下一代轰炸机将揭开轰炸机发展史上新的一章:突破传统的“重磅打手”角色,兼具“电磁杀手”的面孔与功能。

  关于美国下一代轰炸机的传说一直不断。

  2009年初,前国防部长盖茨曾取消美国空军下一代轰炸机的研制经费。2010年6月24日,美国空军负责作战、计划和需求的副参谋长菲利普·布利德罗夫中将宣称:下一代轰炸机已经死了。

  然而,下一代轰炸机对于美国绝不是一个传说。

  轰炸机对美国的核三位一体战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相当一段时间内,轰炸机是唯一的核攻击平台,洲际导弹和潜射导弹都是后来的事。

  但显然,美军的轰炸机力量已经相当陈旧了。B-52已经在世界的天空飞了50多年,B-1飞了近40年,B-2也飞了20多年。

  作为现代美国空军最重要的战斗轰炸机F-15E的替代,F-22的机内弹舱太小,不可能成为一架战斗轰炸机。机内弹舱按对地攻击优化的F-35,其载弹量、留空时间、航程、自卫电子战能力等,仍然受到机内空间的限制。

  美国空军需要下一代轰炸机。

    高超音速VS隐身设计

  抵近目标的临空轰炸太过危险,早已过时;依赖巡航导弹作为主要攻击手段并不需要一架全新的轰炸机,远程打击早已不是轰炸机独享的能力,巡航导弹、装备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和其他视距外打击手段都是现成的。

  因此,下一代轰炸机的定位是一个大问题。更重要的是,下一代轰炸机的基本气动格局和飞行特征是一个大问题。

  可参照的定位坐标是——

  B-52走的是传统的高空高速突防路子。但很快,B-52的速度和升限就被战斗机轻易超过,高空高速突防不再现实。

  B-1从高空高速突防开始,中途换马,改为低空高速突防,利用雷达盲区提高生存力,但战斗机的下视下射能力把这条路子也堵上了。

  B-2则改用全向隐身,试图躲开敌方雷达的探测和战斗机的拦截。尽管现代视距外攻击武器使投弹距离越来越远,增加了B-2的生存机会,但B-2依然依赖逼近目标投弹的传统战术。

  为了提升生存力,下一代轰炸机要么重走高空高速的道路,要么走亚音速高度隐身的道路。

  在作战上,高超音速有极大的诱惑: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反应速度,可以在两小时内全球达到,而且目前没有有效的防空手段可以拦截。很长时间以来,美国空军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然而,一系列X飞机的试验表明,高超音速飞机的研发任重道远。

  显然,美国空军等不及了。美国空军在2008年1月和波音、洛马签订合同,要求两家合作,到2016年使下一代轰炸机首飞,2018年服役。从时间节点来看,下一代轰炸机为高超音速轰炸机是不可能了。

  另外,在吸取B-2教训之后,盖茨特别强调下一代轰炸机将以成熟技术为基础,这也排除了高超音速轰炸机的可能。

  B-2是按照全向隐身设计的,扁平的无垂尾飞翼设计不仅气动效率高,还特别适合于隐身。下一代隐身轰炸机继续无垂尾飞翼布局应该不奇怪,但绝不会是B-2的简单重复。

来源: 解放军报  编辑: 田小静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