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国防要闻>>今日中国
印智库盘点中国最引人关注的七大“战力倍增器”
    印度智库认为,中国部分概念型武器的研发难度大、研制周期长,解放军要完全掌握并能在战时使用它们尚需时日。

  作为一个逐渐崛起的大国,中国近年来的军事动向很能吸引眼球,反卫星武器、弹道导弹、航母等高端武器研发频频成为外媒揣测的对象。近日,印度知名智库南亚分析集团(SAAG)发布报告,点评了中国最引人关注的七大“战力倍增器”。报告强调,部分概念型武器的研发难度大、研制周期长,解放军要完全掌握并能在战时使用它们尚需时日。

  一、反卫星武器

  2007年1月11日,中国用导弹打下了自己的老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次试验表明,如有必要,中国有能力摧毁敌方的侦察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与通信卫星,切断其情报获取渠道。这种能力当然属于顶尖技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有意或无意地攻击他国卫星都存在导致太空战的风险,严重时还可能诱发海、陆、空及网络空间的全面战争。公开展示这方面的能力,似乎暗示着中国不怕在太空打响未来战争,太空战可能先于其他战争形态爆发。

  二、反舰弹道导弹(ASBM)

  自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前任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上将指出,中国研发能在2600公里外打击航母的DF-21导弹之后,分析家们忙着估算这种导弹怎样会对、在什么条件下会对插手中国南海或台湾海峡事务的外国舰队造成威胁。有人认为,这种武器能让他国海军无法靠近中国海岸,但ASBM要成功实施打击,中间还有许多环节,包括卫星、超视距雷达、实时连接所有系统的数据链。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不可能完全没有反制措施。简单地说,美军会干扰那些环节中的某个节点,如改变航母航线、用电子或实体诱饵欺骗导弹等。

  三、航空母舰

  解放军对前“瓦良格”号航母的改装、重建工作接近尾声。不过,在这艘航母只进行过几次试航的情况下,马上断定中国已拥有航母战斗群,能够进行国际干涉既为时过早又不切实际。俗语有云“一花独放不是春”,符合现实的判断是:中国打造航母,初步目标是逐渐打破假想敌在太平洋上的第一与第二层防御链。很明显,解放军要将航母元素列入战争计划,需要不止一艘同类舰艇。结合印度的经验也可以看出,将航母融入舰队需要很多年时间。
来源: 中青在线  编辑: 田小静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