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兵器天地
解放军095核潜艇曝光 首创高温气冷反应堆

中国海军最新型战略核潜艇精致模型。
资料图:中国海军最新型战略核潜艇精致模型。


  095仍为传统核潜艇

  随着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即美国海军“鹦鹉螺”号下水,核潜艇,尤其是攻击型核潜艇作为一种潜心概念的装备,不仅逐渐出现在各主要国家的海军作战序列之中,也一起独特而巨大的作战能力,获得了不亚于航母的关注与发展。尽管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攻击型核潜艇已经出现诸多分类,但就总体而言,可分为传统核潜艇与现代核潜艇两种。

  所谓传统核潜艇,就是在设计与实际使用中,仅仅着眼于赋予此类装备的传统使命,即攻击敌方水面、水下等各类海军目标。初次之外,不再担任任何作战任务。而现代潜艇则强调在保持传统核潜艇的诸多传统性能之外,具备远程对地打击,运输小分队进行渗透作战等能力。通过这些性能的应用,是原本性能单一的核潜艇越来越向着综合性装备的方向发展。而095型攻击型核潜艇受制于技术与结构上的局限,或将仍为一款传统核潜艇。

  1、难以装备潜对陆远程巡航导弹

  目前,世界上具备独立研发在攻击型核潜艇上装备、发射对陆巡航导弹的国家仅有美俄两国。而尽管两国在巡航导弹的整体布局与性能方面军很相近,但在装备攻击型核潜艇时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式。美制攻击型核潜艇自“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第32艘,即SSN719“普罗维登斯”号开始,在艇首装备12单元的垂直导弹发射装置。此后的“海狼”与“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均采用了类似设计。而俄制核潜艇则采用鱼雷发射管这一传统手段对巡航导弹进行发射。

  对于中国而言,为攻击型核潜艇装备远程潜对陆巡航导弹无疑十分必要。但即使不考虑导弹自身的技术瓶颈,仅着眼于发射方式,中国也面临较大考验。众所周知,目前尚无一款一开始就以潜射为目的研制的巡航导弹。因此,中国若想为本国攻击型核潜艇装备此类武器,就必须将陆基或空基巡航导弹整合到核潜艇上。如果采用俄式的鱼雷发射管模式,则中国能否在尚未完全掌握远程巡航导弹技术的情况下,对其实现小型化,使其直径缩小到650mm或更小的533mm(650mm的鱼雷发射管是目前装备在俄式攻击型核潜艇上口径最大的鱼雷发射管,有西方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研发此类鱼雷发射管正是为了发射体积更大的巡航导弹。)?这一点对中国而言,无疑存在较大难度。但如果采用美式的垂直发射模式,尽管导弹体积不再受到严格限制,但中国是否具备在核潜艇上加装垂直发射系统的技术?是否具备对潜艇结构进行如此大幅度的改进?无疑,无论采用何种发射方式,对现阶段级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从核潜艇装备可靠性更加重要的前提出发,中国至少不会在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上装备潜对陆远程巡航导弹。

  2、没有必要装备渗透用小型潜艇

  先进的海豹突击队(SEAL)交付系统,或称ASDS是美国海军的一项创新,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搭载于传统大型核潜艇上的小型潜艇。其任务即使对敌方进行渗透。尽管传统的攻击型核潜艇()在这一任务中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运输,但此举无疑极大提升了攻击型核潜艇的使用用途。从而是否具备搭载“ASDS”也成为衡量一款攻击型核潜艇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准。对于中国的095型攻击型核潜艇而言,其具备装备“ASDS”的硬件条件,但对于奉行积极防御方针的中国海军而言,却并无必要列装此类装备。因此,从实际需求的角度上讲,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仍将是一款传统潜艇。

  如果将095型攻击型核潜艇视作中国追赶世界顶尖水平的尝试,其大幅提升的性能,确实缩小了以美俄为代表的核潜艇第一梯队国家的差距。而对中国自身而言,095型攻击型核潜艇也满足了中国海军由单纯防御向攻防兼备的转变。因此,无论对内对外,095型核潜艇都是一款设计成功,性能适中的全新攻击型装备。

来源: 东方网  编辑: 田小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