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中国093核动力攻击潜艇。 |
093存在的性能局限
与解决“有与无”的091型攻击型核潜艇相比,受限于自身技术与需求的局限,中国并未在093型核潜艇上实现全面的技术超越。事实上,如果将091视作一种基本的技术框架,则093就是对这一框架的现代化升级,以及实现了这一框架在诞生之初未能实现的某些技术性能。因此,从实用的角度上讲,093可以被视作第一款可有效执行作战任务的核潜艇。但正是出于技术与需求方面的局限,使该型核潜艇不仅相比美俄的同类装备存在不足,即使就攻击型核潜艇这一装备范畴而言,其也存在诸多局限。
1、火控局限
众所周知,尽管在诸多情况下,核潜艇与常规潜艇承担的作战任务类似,但其火控系统却存在着极大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单一目标的重复,以及对多目标的同批次打击能力。相比常规潜艇,核潜艇的主要作战环境主要集中在远洋,即使是在近海,其打击目标也是敌方的主战舰艇与大型编队。为满足这一作战需求,核潜艇相比常规潜艇,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增加载弹量那么简单,其需要更加复杂的火控系统,从而使自身有能力对敌方类似航母的大型目标进行重复打击,直到将其彻底击毁,或丧失作战能力。而当打击目标为敌方舰队时,其必须具备同时引导多枚武器对不同目标进行同批次打击的能力。这就要求艇载火控系统不仅具备较强的探测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同时引导大量高端弹药的能力。而对常规潜艇的火控系统是不存在这种要求的。因此,核潜艇的火控系统绝不是常规潜艇火控系统的简单拓展升级。对于美俄这种传统核潜艇强国而言,其在发展核潜艇初期,得益于当时相对简单的作战环境,其装备的,改进自常规潜艇的火控系统尚足以承担任务。但对于当今的中国核潜艇而言,其假想敌不是装备技术最先进的美国航母编队,就是至少在反潜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但中国自身的现实却是,受制于之前在技术与需求上的局限,中国尚未研发任何一款完全立足核潜艇的火控系统。因此,仅就火控系统而言,至少截止至093型核潜艇,中国的攻击型核潜艇受制于火控局限,其实质上就是等比例扩大的常规动力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