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忠诚的力量
——深圳某预备役高炮团10年建设发展纪实

忠诚担当之“本”

“地方领导同志兼任军队职务,不是图荣誉、不是挂虚名、更不是被兼职,而是军地党委赋予的一项政治责任,关键看担当。”该团第一政委陈应春反复强调这句话。当年组建工作举步维艰,束手无策的团长、政委找到尚未获得正式任命的陈应春,这位一天兵没当过的副市长,却有着军人的果断和干练,当天起提前履职。

百余名预备役军官预任胜任、主动作为,协调深圳、东莞两市快速反应,按照分级保障制度落实了战备训练经费,团部营院、训练设施、基层建设等纳入地方政府整体统筹。

2005年6月25日,团成立大会在深圳会堂如期召开,近200名预备役、现役官兵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短短2个多月,17个基层营连单位相继在深圳、东莞两市完成组建,千余名预备役官兵全部落实编制,组建任务按预期完成。2005年底,团部营院建设规划、设计、立项启动,深圳市政府先后16次召开军地协调会,反复商讨建设细节问题,增设了导弹模拟训练馆、指挥要素训练室等多个训练场所,融合了国防教育训练功能。2008年建军节前夕,经过14个月建设,符合预备役防空部队战备训练要求的营院交付使用。

从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到锐意进取跨越发展,10年来,该团党委带领全团官兵以聚焦备战打仗为牵引,全面抓建。

——以钻劲和韧劲搞建设。为解决好预备役部队“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他们注重用党对预备役部队绝对领导的理论武装头脑,按纲依法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合成党委(支部)”、联席会议、分级述职等9项制度,充分发挥预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经验被总部、广州军区转发,广东省军区两次在团召开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现场会。2011年,该团被广州军区表彰为贯彻落实“抓建基层三年规划”先进旅团单位。

——以干劲和拼劲搞建设。团部办公场所历经3次搬迁,2台借用时已行驶超30万公里的车一用就是3年……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团党委始终坚持仗怎么打建设就怎么搞、经费就怎么投入,先后完成体系对抗中心、网络训练室、轻武器射击馆等10余项战备训练设施建设。

——以气魄和担当搞建设。尽管是新组建的预备役团队,建设和训练任务都非常重,上级每次赋予重大任务时,团党委和全团官兵都绝不讲价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先后高标准完成了总部赋予的城市联合防空作战行动演练课目演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试点、全团成建制快速动员演练等10余项重大任务,几乎年年立“军令状”,年年戴“大红花”。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胡诗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