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正是在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全国民众强烈要求团结抗日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敏锐感受到民众中岩浆一样炽热的悲愤和抗争,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宿仇旧怨,不计一党得失,主动向国民党伸出了合作之手。即使发生了皖南事变这样严重的事件,共产党仍然没有以牙还牙。毛泽东曾对陕北公学即将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同学们说:“一定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国共长期合作,凡是可以多留一天的,我们就留他一天,能够争取他半天一夜都是好的,甚至留他吃了早饭再去也是好的。”
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旗帜始终是最鲜明的,抗日的态度始终是最坚决的,抗日的行动始终是最积极的。是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把全面抗战路线推向了新阶段;是共产党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夺取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了60%以上的日军和100%的伪军;是共产党以其成员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书写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雄史诗。
学者张维为认为,抗日战争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民族认同感的由来,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在内忧外患的变革中,中国人民选择将命运托付给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前一年,美国外交官谢伟思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说:“我的看法和大多数自由主义的美国人的意见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他们的统一战线政策和联合政府,被很多美国人,无疑还有我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政策。”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每当处在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关头,每当处在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总能与时俱进地提出科学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更伟大的征程正在我们面前展开。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事业需要大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我们党一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