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黄少满离队后坚持部队作风,用7年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受过6年严格军事训练和优良作风熏陶的黄少满,离开沙井民兵应急连再就业时,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用7年的时间,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白手起家创业,一跃成为拥有6家子公司的企业家,还不忘与退伍军人、离队民兵分享这份来之不易的事业。
退伍军人心系部队 毅然投身沙井民兵连
2005年4月8日,经过层层考核,黄少满正式成为了沙井民兵应急连的一员。他说,自己对部队生活有一种特殊情结。原来,1991年他在南京军区某野战部队仪仗队服役,1994年底退伍。在社会上闯荡10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当民兵又可以穿上迷彩服了,于是便赶紧报名。
刚进分队时,黄少满真有些不习惯,一个退伍10年的老兵要和其他新兵一同接受训练,心里不免有些委屈。他曾是仪仗队兵,在部队时经常参加各种大型演出,踏步、走方阵他已是驾轻就熟。“进入连队后要重新接受队列训练,并且要求手脚整齐划一,有时一个小动作要训练几个小时,那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黄少满回忆说,后来他慢慢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进入沙井民兵应急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黄少满的各项军事训练均拿第一,很快成为连队的骨干力量之一。
用部队的作风办企业 助创业之路愈走愈顺
2008年,因为年龄关系,年近36岁的黄少满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沙井民兵应急连。离队后面临二次就业的他,就在沙井路美联商场对面开了一家牛肉火锅店。2009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黄少满引入合作伙伴于2001年注册成立深圳市金浩源实业有限公司,后对该公司进行重组,并陆续成立6家子公司。
说起黄少满创业成功的秘诀,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用部队的作风办企业,将部队的一套管理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黄少满坦言,部队和连队的体制机制确实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培养了自己强大的执行力。此外,在黄少满看来,“一个部队是一个大家庭,而一个公司也是一个大家庭。”他所办的公司都实行股份制,每个员工都有不同比例的股份,“要让员工觉得公司就是自己的。”
与战友们分享事业甜头 生动诠释“军民深度融合”
因为有过3年服役和3年民兵经历,黄少满特别关注“军民深度融合”这一发展理念。在他看来,作为企业负责人,在践行“军民深度融合”上最关键的就是不断将企业做强做大,有效支持现役部队和民兵队伍建设,为退伍军人、民兵等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实早在几年前,他就接纳了4名沙井民兵应急连离队队员进入自己创办的公司就业。如今,这4位离队民兵已经成为公司的高管了。“虽然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但工作效率高、灵活性强、精力旺盛。”黄少满说,截至目前,他已陆续安排了80多位退伍军人到他旗下的各大产业园就业。
黄少满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