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清明祭英烈 尤记碧血痕

第二十批护航编队举行海上祭奠英烈仪式。4月5日上午,正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第二十批护航编队,在南海某海域隆重举行“大洋祭英烈,护航当先锋”海上祭奠英烈仪式。图为济南舰战士将鲜花撒向大海。代宗锋 摄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今天是清明节。各地各界群众以多种形式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弘扬先烈精神,以低碳环保文明祭祀故人,寄哀思传亲情。

祭英烈:不忘抗战众先烈

在云南,龙陵松山。这里是抗日战争的滇西主战场,也是中国抗战收复的第一片国土。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自发冒雨来到松山,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重走滇缅公路活动也在当天启动。滇西抗战重镇腾冲县,举行了“2015·清明抗日先烈忠魂祭”活动,来自社会各界500多位代表分列国殇墓园广场,肃穆默哀,依次敬献了花篮。庄严、肃穆的《忠魂祭》乐曲环绕在青松翠柏间。

在湘水之滨,麓山之巅。一场以“清明登高去·采菊祭英魂”为主题的大型社会公祭活动,在岳麓山深处的云麓宫举行。云麓宫门庭之上,悬挂着蓝底白字的“祭奠长沙会战阵亡将士,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大幅横幅;云麓宫前坪,来自祖国各地的上百名抗战老兵、黄埔后裔和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遥对长沙会战纪念碑和将士陵墓鞠躬,现场庄严而肃穆。

雨水打在烈士碑前簇拥的花瓣上,道路两旁静立的柏树颜色渐深。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里,前来参观的人数为平常双休日的8-9倍。“很多人都放弃了优越的家庭条件,为了理想信念,投身革命。”父亲埋葬于此的朱先生已有65岁,头发花白,他和老伴带着儿子一家及孙子踱步于陵园中的烈士纪念馆,耐心地给孩子讲述那些年的故事。

清明节到来之际,西藏各界群众走进烈士陵园,以不同形式纪念在西藏和平解放、修筑川藏青藏公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弘扬镌刻在世界屋脊上的老西藏精神。

表情肃穆,手持淡黄菊花,四十余名中央和国家机关援藏干部来到拉萨市烈士陵园,绕着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缓缓而行。在孔繁森同志墓前,援藏干部牛克乾说:“孔繁森同志给援藏干部作出了最好的榜样,我们会一如既往秉承老西藏精神,为高原建设尽职尽责。”

祭故人:低碳节俭革陋习

轻柔的音乐、菊花、思念墙、默哀、庄严的祭奠仪式……58岁的郑州市民郭莉和姐姐像往年一样来祭奠父亲,原本要去往传统祭奠区烧纸的她们看到了这种绿色祭奠方式,便主动参与进来。按照主持人引导的仪式程序进行祭奠,默哀、净盒、献鲜花、供奉糕点、恭读祭文、鞠躬,整个仪式庄严肃穆。

在四川成都,长松寺的玉兰园里,没有墓碑、没有墓穴,取而代之的是约百个逝者的名字刻在同一块石头上,他们就埋在玉兰树下的草坪下面。草坪外,几株菊花散落在祭祀台上,寄托了亲人的哀思。5年前,四川省共向社会免费提供了560个环保节地墓穴,但申请的人数尚不足200人。如今,仅仅在长松寺,包括草坪葬在内的生态葬已有约4000例。

天津民政部门今年尝试将集体共祭活动推广到社区,在河西区尖山街瑞江花园社区居委会,举办了“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天津市第一、第二殡仪馆分别设置了文明祭奠区,凡不烧纸、不放炮的市民可以免费使用,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关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同时,殡仪馆还设置了天堂寄语、时空邮箱等文明祭扫设施。沈阳回龙岗公墓,在醒目的位置就有标语提示“墓区严禁烧纸、燃放爆竹”。前来扫墓的市民也都自觉遵守,用鲜花、烟酒、食品等代替了传统的烧纸和鞭炮。对有传统需求的市民,墓园还设有焚烧区,进行集中管理。

在辽宁沈阳,树葬成为殡葬新风尚,沈阳市骨灰入土植树纪念林已安葬36万盒骨灰,占全市骨灰入葬数量的一半以上,通过植树代替立碑,绿化面积已达千余亩。除了树葬,还有花葬、草葬等形式。此外,今年沈阳市还计划组织37次海葬活动,首次活动已于3月份在大连举行,共有152名丧属参加,报名人数较往年有大幅增长。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莫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