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民兵应急分队参加考核评比。
深圳大学生兵在部队受训。
1月下旬,广东省军区教导大队训练场地上枪声阵阵,来自深圳市南山区的95名专武干部、民兵营长在这里进行实弹射击检验。6天集训,他们除了学习轻武器操作,抓好军事基本技能、武装工作等课目训练外,还参观了广州军区特种作战旅,了解了部队正规化管理及相关武器装备。
南山区人武部部长黄辉对记者说:“民兵训练必着眼实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向正规化要战斗力。南山区民兵建设一直按此要求努力。”
提升民兵战斗力,从实战出发才靠谱
翻阅南山区民兵历年参加省军区和警备区比赛考核的成绩,记者发现是年年优胜。2014年,应急分队在警备区组织的‘两支队伍’5个科目的评比考核中独占鳌头,团体总分第一;2013年,在全市民兵尖子比武竞赛中,南山民兵的成绩为8个单项第一、总分全市第二;2012年,在“粤防-12”民兵高炮实弹射击中取得首个击落拖靶、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取得佳绩并非偶然。南山区民兵应急分队队长周云峰对去年5月的那场集训体会深刻。他告诉记者,28天内共组织了16次实弹射击、15次体能测试,此外还有10次队列考核、10次内务检查评比和5次军容风纪检查……
从实战出发的严训,方是提升民兵战斗力的可靠保证。南山区人武部政委余富荣和部长黄辉专门到军区射击队、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和广东边防六支队教导队请来教员,为集训队员们教授步枪精度射击、3000米越野跑和处突队形变换。全市评比考核中,南山区应急分队全部单项都是第一。
“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不仅仅是针对现役军人提出的,民兵作为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使命重大。”余富荣说。
救援抢险冲在前,应急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2014年5月11日,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南山,12小时最大累计雨量430.3毫米。
南山区人武部官兵率应急分队和轻舟分队等共260余人,紧急赶赴南山区降雨量最大、灾情最严重的西丽街道、桃源街道救援抢险,解救被困群众200余人,抢出被困车辆40余台。南山区民兵的抢险实战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这仅仅是近年来南山民兵在灾情中抢险救援的一页。民兵,平日为民,战时为兵,性质决定民兵建设必须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双重需要。
“应着眼遂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多种任务需要,着力提升民兵分队整体能力水平。”黄辉说。
南山区民兵轻舟分队组建于2010年5月,40余名队员每年都严格按照训练要求,在深圳湾内湖公园水域持续训练近1个月,驾乘冲锋舟、橡皮艇等开展水上搜救等应急演练。近年来,这个民兵专业分队也多次出色完成抗洪抢险救灾任务。
民兵能打仗打胜仗,正规化建设是途径
如何确保民兵队伍在危急关头“能打仗、打胜仗”,是南山区人武部始终聚焦的问题。
“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队员政治素养和军事能力,进一步增加应急处突能力,是把南山民兵建设成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一流民兵队伍的正途。”黄辉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南山区人武部将继续加强民兵一专多能的专业化训练,从编组模式、训练标准、管理手段、保障渠道和使用规程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和统一,形成“拳头力量”。
“提高民兵队伍战斗力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地方平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南山区百姓谋福祉。”余富荣接着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的发生地,南山已吹响了顺应新常态、增创新优势的号角,加速迈进“质量时代”,南山区人武部也将进一步加大民兵队伍正规化建设力度,竭力组织民兵预备役力量为南山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