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无人机备受大国青睐

英国皇家空军无人机。

在美军兰利空军基地,看到f - 22隐形战斗机不难,但看到无人机就困难。这个基地最新锐的技术都在幕后,是无人机传来的数据分析。 很多人误以为无人战争不需要人为参与,其实这是有人的遥控战。在安全屏幕的背后,数百名情报专家每天工作在海绵状黑暗的房间中,进行着任务。他们的工作是处理大量的来自前线作战的无人机传来的数据,并且对传统战场上的战士指导。

11国拥有军用无人机

根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目前世界上只有11个国家拥有军用无人机,包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英国、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和以色列。

无人机的大量使用,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态,也让美军在多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简氏防务》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世界军用无人机市场交易额可增至820亿美元。

很多人误以为无人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其实这是有人的遥控战。无人机专家、犹他大学教授阿莫斯·吉奥拉说:“10年来,美国一直把无人机作为作战武器,其他国家正在积极追赶。”

尚需解决多种问题

尽管无人作战机前途一片大好,但是里面也暗藏着一些隐忧。

一方面,在无人机操作成员里,影像情报分析员恐怕是最苦的一群,他们每天必须要查看由无人机传回来的无数图片和影像信息,然后从中筛选出可能有价值的情报。完成以上步骤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活,许多情报分析员叫苦不迭。

目前美军无人机上的高清摄影机,足以在高空中看清并拍摄地面一块汽车牌大小的物体,但这些传统摄影机的功能只是拍摄,最终还是需要远方基地内的情报分析员来查看拍摄的影像是什么,是不是有用。目前美军的情报分析人员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据悉,每架战斗无人机需要10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支援人员,才能维持全天候行动,但空军无法满足维持每架无人机最少8.5人的运行要求。

另一方面,根据人权组织最新分析显示,美军发动无人机空袭行动的精准性大失水准,伤及无辜。比如,从2009年6月到2010年10月,经过多次空袭后,美军“捕食者”无人机发射“地狱火”导弹,最终杀死了巴基斯坦塔利班副总指挥官侯赛因,但美军为此杀死了128名无辜的人,其中13人为儿童。

无人战斗机因其“低成本”和“零伤亡”大受各国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维护机器本身、配置适量人员和提高空袭的精度,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谢馥蔓 编译)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莫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