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蛟龙”挑战“寒将军”
——海军陆战队“寒训-2015”连续跨昼夜综合战术机动演练暨实兵对抗演习掠影
■本报记者 乔天富 特约记者 胡锴冰 通讯员 曾行贱 廖志勇 周启青摄影报道

海军陆战队两栖突击车对“敌”阵地实施火力打击。
隆冬时节的科尔沁草原腹地,呵气成冰。来自温暖南粤的海军陆战队在沈阳军区洮南训练基地经过半个月的磨砺,投入实战化对抗训练。
1月21日凌晨,急促的集合号打破了海军陆战队寒训野营村的宁静。官兵们闻令而动,一场带实战背景的连续跨昼夜综合战术机动演练拉开战幕……茫茫雪原,铁甲轰鸣,身着白色伪装服的海军陆战队队员在两栖突击车、步战车的掩护下向预定地域快速机动。记者随队行动,目睹此次演练的全过程。
一路行军,一路战斗。行军路上“敌”情不断、险情频出,“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袭扰与反袭扰、伏击与反击、侦察与反侦察、空袭与防空袭、电磁干扰与反干扰、通过染“毒”地域、抢占制高点,遭遇战一场接着一场。官兵们用在寒区练就的本领沉着应对,果断处置,化解险情。
入夜,气温低至-20℃,陆战队员利用地形,在隐蔽的壕沟里,各自搭建单兵野战帐篷雪地露营。
陆战五连指导员魏波对记者说:“尽管天气寒冷,但‘敌’情如此复杂,还是让我紧张得直冒汗。演练中稍有疏忽,就可能‘阵亡’”。
1月28日拂晓,经过简单休整的官兵士气高昂。一场以海军陆战队合成战斗群为主导的“红蓝”军对抗演习进攻战斗打响……
寒训指挥员向记者介绍:“在严寒条件下,我们采取战备演练与战术训练相结合、实兵实装与实弹射击相结合、徒步与摩托化行军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展集作战指挥、技能运用、整体协同和组织保障为一体的跨昼夜综合战术机动演练、实兵对抗演习,强化了官兵的实战意识,找到了训练的短板弱项,提升了部队的全域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