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坚定、从容不迫,战略定力的背后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底气、有自信的精神状态——
回忆起两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那段振奋人心的讲话,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黄振春至今依旧激动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连说了3个‘一定能实现’,当他最后说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时,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话音一落现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这是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诗。
上任伊始,“自信”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最鲜明的精神特质。
这份自信,体现在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这份自信,体现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从容淡定:“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这份自信,体现在应对外部挑战时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治大国如烹小鲜。自信是一种行事风格,更成为一种执政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