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和欣喜过后,武直-10就给了盛建忠一个“下马威”:第一次坐进驾驶舱,这位能飞9种机型的特级飞行员却遇到了门打不开、人出不来的情况。原来,新战机从外形和性能上,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没多久,飞行员训练又传来新情况。由于直-10武装直升机出厂时,厂家只提供一本《出厂装备技术手册》说明书,只规定了飞机的一般性技术性能,许多关键数据都是“空白”。
于是,盛建忠第一个报名,参加全旅第一批直10武装直升机的改飞训练,成为“全军第一飞”。
在军事上,人们通常把陆地称为第一空间,海洋称为第二空间,空中称为第三空间,宇宙称为第四空间。高出地面300米以下的空间被称为“第五空间”,也称超低空空间。但这里却是直升机自由翱翔的世界。
低些,低些,再低些,盛建忠自我加压,在一次次逼近战机性能极限和挑战自我身体极限中,飞出了连试飞员都没测试出的战术指标,取得了第一手宝贵数据。正是凭着这股“闯劲”,不到3个月时间,盛建忠带领人员研究探索出全军第一套《直10武装直升机飞行驾驶手册》;仅用1年时间,就完成了数十个课题的研练和飞行员队伍的转型。
扶危济困、急难险重争着上
作为国家级专业救援力量,该旅先后参加了启东海难搜救、横山森林灭火、汶川抗震救灾、江西抗雪救灾、抚州抗洪救灾及国庆阅兵、奥运会、世博会、上合峰会、上海APEC会议、亚信峰会空中安保等行动30余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全旅官兵人人递交请战书,百余名官兵在灾区连续奋战42天,172次生死穿越,开辟一条条生命通道,被灾区人民誉为“生命之鹰”、“希望之鹰”。
2009年10月1日,该旅受命参加首都国庆阅兵,分秒不差通过天安门,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陆军航空兵风采……
此外,扶危济困也是该旅的传统。该旅官兵主动与驻地中学联系,常年资助学校的困难学生,直至把他们送进大学。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记者采访中就听到了这样一个“不能说”的故事:一位旅领导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对从西藏来看病的母女,女儿身患重病,母亲带的钱却不够。这位旅领导便上前替这对母女付了住院费和生活费,回来后也未提及此事。记者追问这位“旅领导”是谁,知道的人都摆手“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