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军民融合:鲁豫新探索告诉我们什么

    高速公路上首次成功起降我军第三代战机,进行功能改造的亚洲最大客滚船首航成功,率先建立光电夜视等5类战区级动员中心

军民融合:鲁豫新探索告诉我们什么

——对济南战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习主席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时,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重要一节单独列出。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正成为时代潮流。

    我军第三代战机成功在高速公路上起降、进行功能改造的亚洲最大客滚船首航成功、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交通战备训练基地、率先建立光电夜视等5类战区级动员中心……近年来,济南战区凝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共识,树牢“一盘棋”的建设理念,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深”字上下工夫,进一步健全体系、理顺机制、完善法规,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日,本报记者对他们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调查。

    军地“一盘棋”,军民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规划“对表”解决战斗力建设难题

“路修得越来越好,部队出动咋越来越难?”

    这句话,道出了战区部队过去遇到的一些尴尬:鲁豫两省交通基础设施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逐年递增,但有时候重型装备却上不了高速公路,部队机动仍存在困难。

    原因何在?是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不紧?

    显然不是。鲁豫两省多年前就出台了高速公路修建必须给驻军预留出口等规定,各地也认真遵照执行。深入分析,症结在于军地缺少沟通,有的地区和部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但有时却不知道具体的内容和标准。

    某高速公路规划、建造时,专门给沿途驻军单位预留了紧急通道。可由于对部队装备缺乏了解,出口仅能通过一般车辆,重型装备和部分新装备在紧急时刻却无法快速通行。

来源: 中国军网  编辑: 李俊煌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