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月19日电 题:永远飘扬的旗帜——记空降兵某部“模范空降兵连”
新华社记者张玉清、黄书波
地面风速14米每秒,远超8米每秒的训练大纲跳伞风速上限。
跳,还是不跳?
“跳!黄继光部队面前没有困难。”就在空降兵指挥部下定决心时,六连官兵也送来了一份份请战书。
这是2013年9月17日在内蒙古大草原举行的一场军事演练——
随着伞降投放员一声令下,数十名空降兵紧跟在连长张宇身后,鱼贯跃出机腹。
先期投放的伞兵突击车,在大漠草原上被降落伞拽得左冲右突。官兵们着陆后,有的被强风拖拉擦伤,有的因着陆冲击力过大使脚扭伤
六连官兵没有退却,而是迅速夺占了“敌”要害目标。
演练结束后,团长张晓宁冲到官兵面前,“六连没有丢掉老班长的精神,黄继光的旗帜依然在飘扬!”
就在这场演练不久前,2013年8月21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六连“模范空降兵连”荣誉称号。
血脉
“老班长”,是六连官兵对黄继光的尊称。
1952年10月19日,六连六班班长黄继光,用他年轻的胸膛在上甘岭上堵住了敌人肆虐的机枪枪眼。
从此,黄继光,成了这支后来转隶为空降兵部队每名官兵的精神图腾。
2013年底,空降兵部队组织建制连大比武。一路摘金夺银的六连,在武装5公里越野科目考核时,面对“强敌”——兄弟团的两个连队先后刷新了空降兵部队这个项目的最好成绩。
就在发令枪响前,张晓宁指着边上的旗帜问六连官兵:“这是什么?”
“连旗!”
指着终点线,张晓宁又问:“那是什么?”
“终点线!”
“不!那是老班长堵机枪的阵地。六连,我命令你们拿下那个阵地。”
嗷嗷叫着,六连官兵奋力向前冲。2000米、4000米……但,近30斤的负重使得官兵们的步伐放缓了。
看到六连队伍慢了下来,团政委田新高喊:“黄继光!”
“到!到!到!……”
一声“黄继光”,让体力快到极限的六连官兵又铆足了劲,将空降兵部队武装5公里越野科目纪录缩短了1分半钟。
“一支部队,只有传承英雄基因,才能敢打必胜。”田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