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印应趁热打铁妥处边境问题

  早在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双方即建立起官员级(副部长级)会谈机制,从1981年12月到1987年11月间,双方总共举行了8轮官员级会谈。1988年底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对华展开的“破冰之旅”使两国边界谈判跨上了新台阶。访问期间,双方领导人首次明确“两国关系发展不以边界解决为前提”这一坚守至今的重大原则。为此,双方先后成立了两个新的边界问题谈判机制,即联合工作组和专家组会谈机制。

    2003年,为加速推进边界问题解决进程,双方又成立了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且运作顺畅的“边界问题总理特别代表会谈”机制。这一机制甫一建立即高效运转。两年内通过五轮密集会谈,双方于2005年达成“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在边界问题的解决上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这期间,双方还于2012年1月正式成立了“中印边界事务磋商与协调机制”,以期加大对边界危机的管控力度。这一危机管控新机制在双方化解2013年4月“帐篷对峙”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边界谈判第一步任务——确立解决原则的基本完成,两国特别代表机制的重中之重就变为,“根据已达成的政治指导原则,积极寻求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框架”。然而,两国在指导原则的具体理解上还存在一些严重分歧,弥合这些分歧并达成最终解决框架——即边界问题解决的第二步仍需时日。

  尽管如此,双方通过上述如此频密的边界谈判已牢固确立了这样的共同认知,即边界问题不应妨碍两国关系发展大局。正如李总理访印期间发表于印媒体上的署名文章《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里所指出的那样,两国已“逐步找到了维护边界争议地区和平安宁的办法,理性而成熟的心态正在形成”。(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胡仕胜)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李思蓉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