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参战军兵种全、武器装备种类多、技术复杂、战损率高、消耗剧增,对装备科技保障依赖性空前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战争就是打科技、打装备、打保障。所以保障是否有力,不仅会直接影响战斗力,甚至将关乎战争的进程与全局。日前,就装备科技保障有关话题记者专访了海军某部装备办总师朱石坚教授。
保障目标:全系统全寿命
记者:全系统全寿命保障是怎样的概念?其发展为何至关重要?
朱教授:全系统全寿命的核心,是强调在装备设计、研制、生产、采购、补给、使用与维修等全程中,均把装备保障的科学因素注入其中,以从源头上全面保证作战装备的完好性。
据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建立起信息化“作战保障系统”,通过网络、数据库、智能检测技术等,实现了全资可视和全方位动态感知,使飞机和舰船的保障完好率达到了92%以上。
基础工程:融合驱动综合保障
记者:军事强国为何把综合保障作为基础工程,强力加以推进?
朱教授:如今,世界范围综合化发展已成为重要趋势,各领域各学科各专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凸显出多学科综合设计、多领域相互作用等特点,而信息化成为驱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军民融合、一体化发展方面我们有哪些新探索?
朱教授:军民融合,大力协同,有利于根治“疑难杂症”。近些年,我们紧紧围绕部队战斗力生成,构建起有自主特色的一体化综合保障科学体系,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确保部队各项训练、战备、演习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