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者,势也。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政治多极化,演绎国际新格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孕育时代新课题。
理论上的穿透力,来自思想上的洞察力。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但天下并不安宁,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世界军事变革大潮涌起新的质变的浪花,加速军队转型、打造新型军事能力,成为全球范围军事领域的普遍选择。我国经济社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军建设正处于一个历史的交汇点上。社会变革深化期、军事变革攻坚期、军队历史使命拓展期“三个时期”并行叠加,军事转型与社会转型“双重攻坚”、机械化与信息化“双重建设”、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双重任务”交织互动,这是世界军事史上独一无二而又色彩斑斓的复杂气象。
在这样的历史坐标中,当代中国军事不可避免地面对诸多矛盾,主要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的矛盾。勇立时代变革的潮头,破解当代中国军事的主要矛盾,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军队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必然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提出急切呼唤。
时势飞变,历史留给我们的机遇已经不多。大国崛起,军事上面临的挑战是绕不过去的。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我军建设所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阶段性特征,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胡锦涛关于在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在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时代课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军事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的伟大创造精神,开辟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境界。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战略决定成败。历史关头的重大战略抉择,关乎一个国家和军队的兴衰存亡。胡主席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国家发展战略对军队建设战略的新要求,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刻阐明“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现代化军事力量”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定位,充实完善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这是10年来我军进行战略谋划、实施正确战略指导的根本前提和先决框架。
大视野催生大战略,大战略推动大发展。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决策部署,高屋建瓴,谋深虑远,凝结着我们党指导中国军事实践的高超战略智慧。胡锦涛关于在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与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具体运用和生动实践,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引擎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