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高山,飞越海洋,空军运输机展示着中国力量。中巴举行“友谊-2006”反恐联合训练,我空军运输机首次飞越喀喇昆仑山,进入南亚上空。“和平使命-2007”上合组织反恐军演,人民空军运输机部队实现我国首次跨国兵力空中投送。赴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我空军运输机飞经巴基斯坦、阿曼、沙特阿拉伯、苏丹,跨越阿拉伯海和红海,经过6个时区,创下了中国空军运输机航程最远、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大到飞船,小到蜡烛,空军运输机承载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空军投入60架运输机,从全国60%的国土范围,紧急运送救灾人员1.5万人、救灾物资3000多吨,创造了单日出动运输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的纪录。玉树抗震救灾,空军运输机部队9个机组在没有地形障碍物标志灯、无引导灯的情况下,完成了28次夜间起降。如今,我空军运输机已经成功试航、试降高海拔机场。
打开广空某运输机航空兵师飞行员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世界航路图、洲际航路图应有尽有。该师某大型运输机多功能飞行模拟训练系统,能模拟数百个国内机场和许多国外机场的起降训练,并可自动生成航线。师领导告诉记者:“随着国力增强和祖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国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即将翱翔蓝天。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任重道远!”
正华快评:标定转型的大坐标
装的是国际航图,讲的是国际语言,飞的是国际航线……越飞越远的空军运输机启示我们:若无世界坐标,何来国际航迹。
宇宙的每一颗微粒都有自己的坐标,只不过飘忽不定,变化无常。但是,对一支正在加速转型的军队而言,这个坐标必须清晰而宏阔。因为标定坐标的背景是世界军事变革,参照是世界先进水平。
所谓转型,转为方向,型为定位。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建设一支与大国地位相称的现代化武装力量,即为中国军队转型的大方位、大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