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国防教育网>>热点
人民日报:选择对抗只能加重日本挫败感

    历史上,日本在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方面有过严重教训。要摆脱由来已久的挫败感,日本应该学会自我约束。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与东京都争相购买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进入了“实质性准备阶段”, 40余名日本政客准备以祭祀亡灵为由登岛,日本将借助美军驻关岛基地无人侦察机加强对钓鱼岛的监控。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闹剧连连,姿态强硬。除了给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充当“马前卒”的冲动,以及国内政坛争斗的盘算,还有消除挫败感、鼓荡民族精神的深层考虑。

    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成为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宏大构想无果而终。这一切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形成鲜明对照,强烈的挫败感开始在日本社会弥漫,甚至有人提出要“拯救日本的沉没”。

    去年“3·11”大地震后,日本一些政界人士和社会精英忧心忡忡地指出,日本民族精神已经涣散,只有唤起民族主义才能让“日本精神”复归。尽管日本国内也有通过加强同亚洲国家的合作寻求发展出路的呼声,但是右翼政客乃至其他一些政治力量不断掀起极端民族主义浪潮,试图借助对外政策中的对抗因素增强社会凝聚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失去了现实感和自制力,越走越远。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刘雅琼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