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购还是自研?
在确定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之后,仍有两条路摆在中国面前,即外购还是自研。如果选择外购,中国将不得不面对在新一代装备上,继续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而在技术层面上,拥有最高端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的美国,显然不会支持中国发展此类技术。剩下的选择只有以色列和俄罗斯。就以色列而言,其可视作西方首个将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大规模用于空战的国家。其代表作“费尔康”系列预警机就是首款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大型预警机。但其一方面受到自身技术的局限,即尚未独立开发一款用于战机的相控阵雷达,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美国的过多限制,而这无疑都是中国所不能接受的。相比之下,尽管俄罗斯与日本一起,都在1993年最早开发出了用于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受制于其有限的经济条件,其整体雷达技术已经落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而中国作为在军备研发与军售方面的老手,显然不会花费重金采购一款已经过时的装备。
既然无法从国际上获得技术较大的技术支援,自行研发就成了中国发展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唯一道路。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却不得不面对诸多技术局限。众所周知,机载相控阵雷达实质上是综合化的作战系统。雷达的相关参数,火控电脑中作战程序的书写,都需要与其未来可能匹配的各型武器兼容。但问题在于,在中国开始研发该型雷达的本世纪初,中国独立研发的主动雷达中距空空导弹、近距格斗导弹、远程空地导弹等主力弹药的技术性能均为最终确定,由此为雷达的研发制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仅仅是诸多限制中国自行研发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关键因素中的一个。但得益于自身技术的发展,以及之前因装备受制于人而受到的诸多教训,中国最终选择自行研发该型雷达。而从歼-20已经装备该型雷达的事实来看,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
3、早期还是晚期?
尽管按照现在掌握的资料来看,中国在研发歼-20战机初期,已经决定为其装备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较之俄罗斯更加有限的雷达技术积累,使中国不得不考虑是在歼-20的早期型号还是晚期型号上装备此类雷达。按照中国一贯稳妥踏实的装备发展风格,在歼-20的晚期型号上装备此类雷达是较为可行的做法。但因世界范围内研发第五代战机面临瓶颈而日益兴起的第四代战机高端改装为中国带来了契机。受制于第五代战机过高的技术水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航空研发大国选择了在第五代战机尚未完全研发成功之前,以部分已经基本成熟的技术对第四代战机进行升级。因此,面对这一全新发展趋势,中国必须对自身的第四代战机进行大规模技术升级,借以因对此类装备在世界范围内的二次发展。而这对歼-20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作为第四代战机高端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成了必须的措施。因此,对于中国这种雷达技术储备相对薄弱的国家而言,就在客观上多了一种高端的雷达实验平台。使全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获得在各种环境中的使用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世界主要航空国家中,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并非与第五代战机一起诞生,其出现与初期发展阶段均在第四代战机上完成。因此,中国在以歼-10B为代表的国产第四代战机上应用此类装备,无疑填补了之前的发展空白,使自身的发展历程更加完整,技术更加可靠。而这些也就成为中国选择在尚未正式列装部队之前,即为歼-20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