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美国F35C试飞。
F-35C:未来主力舰载机
备受争议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原本设计搭载F-35B型垂直短距离起降型飞机,但由于F-35B研制过程不顺利,因此2010年10月,该航母最终选择搭载F-35C型(弹射起飞阻拦着舰型)。据权威军事刊物《简氏防务周刊》透露,英国建造的新一代航母将拥有很多技术上的创新。“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首创“滑跳式甲板”结合“电磁弹射器”的新概念,主力F-35C舰载机使用弹射方式升空,可大幅增加机身载重。
F-35C是美国海军下代的舰载机,但是F-35C战机2011年开始的拦阻试验进行了八次却没有一次成功。
初步的调查结果如下:
1、后起落架与尾钩位置距离相对来说短。
2、尾钩的设计过于强调拦索的强度。
3、尾钩的闸板对微小的弹跳反应无效。
F-35C的尾钩最低点仍然高于起落架轮胎,这与F-18尾钩拖曳角度有明显不同。
这种设计可能是为了减轻对飞机结构强度的压力,但挂钩过短造成挂不上拦索。
F-35C拦阻钩的设计主要有3大问题,除了尾钩形状设计不合理以外,还有尾钩和主轮距离太近、拦阻钩杆强度不足的问题。F-35C主起落架和尾钩的距离只有7英尺,也就是2米出头,而F/A-18则将超过5.5米,F-14D达到6.6米(只比较着舰速度比较高的战斗机),连我最初认为同样距离不足的X-47B也有10.3英尺,也就是3.1米,不过它的着舰速度相应会低一些。相比而言,F-35C的尾钩和主轮距离太短,着舰的时候由于拦阻钩杆强度不足,在最先碰到甲板以后会弹起来,当主轮碾过拦阻索后,拦阻索还没有弹回原来的高度拦阻钩就过去了。而且由于尾钩形状不合理,不容易“捡起”拦阻索,导致经常抓不住拦阻索。